昨天,有位杭州网友晒出暖气片供暖的技术详帖——总费用4000元,3天时间自己安装,每月多花两三百元,启动一个多小时房间变温暖。此帖迅速引发围观,不少网友一边大赞“科技宅救世界”,一边询问种种细节。
杭城冬天湿冷难捱
佟先生是辽宁铁岭人,自称是“85后屌丝男”。2007年来到杭州,并早早成了杭州女婿的他,至今仍觉得杭州冬天难捱。
2012年3月,在女儿即将诞生之际,佟先生决心将北方的暖气效果“复制”到杭州家中。于是,一场“科技宅对抗严寒”的“逆袭”迅速展开。总共不到4000元的支出——全部材料都从网上购买,自己动手施工。3天时间,佟先生为自己40平方米的小家打造了一个完善的电采暖系统。
曾在供暖公司工作
“说白了也没啥高科技,人人都可以自己动手。”佟先生说自己并非理科科班出身,之所以敢自己动手,是因为曾经在青岛一家供暖公司工作过,又曾做过电工学徒,知道安装并不难。
整个供暖系统的打造,简单地说,就三个步骤:一是计算暖气片数量;二是上网订购;三是准备一把扳手、一把螺丝刀、一把用来剪铝塑管的剪刀。
佟先生说,一般北方家庭住宅按每平方米80~100W的供热量功率计算。他将自家住宅面积乘以80再除以单柱暖气片瓦数,就能得出需要购买的暖气片数量。不过,由于南方建筑热量损失较多,所以,需要的暖气片数量要更多。佟先生40平方米的家里,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都安装了暖气片,总共购买了50柱暖气片。
不用破坏原有装修
要打造这样一个供暖系统,除了暖气片,还需要一台电采暖炉,以及连接采暖炉和暖气片的铝塑管。
“其实我自己也没有见过民用电采暖炉。”佟先生多方询问后才知道,电采暖炉的水温可以调节。他购入的电采暖炉外形像一台电脑主机,构造原理更像电热水器,也不用担心噪声、漏水、漏电等安全问题。他使用了大半年,发现平时水温只需要保持在40℃-60℃,就能保持室内在16℃以上。在这个温度下,一次加水能用一两个月。
安置好电采暖炉,把暖气片简单固定在墙上,就可以开始安装输送热水的管子。佟先生选择的是铝塑管。佟先生说,自己的房子是一字排开的构造,进口是一条通道,通道左侧依次是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因此,他选择在墙壁上打洞,让管子连成一条直线。对于不想破坏墙壁的市民来说,完全可以让铝塑管沿着踢脚线走一个来回,安装十分方便。
一个月电费两三百元
昨天傍晚6时左右,记者来到佟先生家。进门站在厨房里,就能明显感觉到室内温度比室外高2℃~3℃。佟先生说,厨房至少有十来天没有开过暖气了。佟先生解释道,他一般在早上8时关掉电采暖炉。虽然电采暖炉关了,管子里的水还是热的。通常过了中午,房子里温度还能在12℃以上。
记者走进卧室时,电采暖炉已经开了一个小时左右,卧室里有16℃。
近6个月的使用,让佟先生发现了许多使用的小窍门。比如,电采暖炉是放在卧室墙角的。佟先生说,由于电采暖炉自身也是一个发热源,卧室是采暖最需要的房间,放在卧室最适合。在其他房间的铝塑管上,佟先生都安装了一个三通阀门。不需要时可以关上阀门。这样就能用手动方式控制客厅、卫生间、厨房的供暖,更加省电。
在卧室中,还安装着一台1.5匹的空调。佟先生说,空调和暖气片各有利弊。每天晚上,佟先生都先使用空调,等到峰谷电时间段再使用暖气片。
按佟先生的使用经验,他家40平方米的面积一个月也就多花200到300元的电费。
对于网友们关心的安全性问题,杭州市电力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民用电采暖炉并没有办理执照的具体规定,居民可以自行购买安装。不过,住宅的电表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是8800W,像佟先生所购买的电采暖炉功率是4500W左右,要注意不要与其他大功率电器一起使用。
佟先生的妻子陈女士是杭州本地人,非常怕干燥。没想到这个采暖系统用下来感觉蛮好,她个人感觉暖气片比空调要更舒服些。(蒋慎敏 裘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