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下午放学早,上小学的秋秋和一位同学一起来我就职的杂志社
玩。
那天是我的生日。她捧出一个八音盒,“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你听,这歌很好听吧?”期待地看着我。那段时间我工作压力特别大,压根无心过什么生日。她拧好发条,开始放歌,我听了一下,敷衍地说:“嗯,挺好听的。多少钱?”“八十五块。”
虽然不曾得到热烈的反应,秋秋没有流露出扫兴的样子,领着同学在编辑部四处转悠了一阵,便来跟我道别,说她俩先回家了。
这时候我意识到我刚才的反应太冷淡太不应该了。我意识到相对于她的心意,我更心疼钱。心下大惭。
我走过去,抱了她一下:“对不起啊,妈妈刚才没有好好感谢你的礼物。嗯,这个八音盒音质真的很好,比我听过的都好。音乐也非常好听。”秋秋高高兴兴地和同学一起走了。
下班回到家,秋秋告诉我,她的同学在路上对她说:“你妈妈真好,还会对你说对不起。我妈妈从来不对我道歉的。”我是以何等羞惭的心领受了这样的夸奖。有错的是我。她爱我,送我生日礼物,而我这个庸俗的妈妈很没有教养地报以冷淡。明明是我先伤害了她,她大度地未加计较。我只不过道了一声歉,她不仅立刻接受,甚至心存感激。孩子们是多么不爱记恨啊!
对孩子,常常一个道歉就足够了。
我们对孩子的道歉,又常常是非常不够非常不够。
一个长成成年的人,与童年的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成年人有了一个坚固、坚硬的“自我”。自我不是凭空而来的,很多是成长过程中外界填塞进去的东西,那个自我中充填了无数废料和有毒物质。当你像个天神一样掌控孩子的生活,评判与裁决他们的行为与人格,误解、伤害就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小王子》的作者说过,所有的大人都经历过孩提时代,然而能够记起这一点的人却很少。所以,每当你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安静下来的时候你一定要想一想:我应该向我的孩子道歉吗?父母不是圣人,不是超人,会有认识上的误区,不能自控的时候。但是,错了之后道歉总是可以的吧?有的时候父母已经为自己对孩子的压迫感到悔恨了,但是认为道歉会否定之前所做的一切,白“教育”了,于是拒不道歉。
当你感到很想对孩子说声“对不起”,请大声地刻不容缓地把它说出来!不要怕否定你自己,做错了就要承认。你伤害了孩子就要弥补过失。什么原则,什么父母的权威,在真实的心意与感受面前一点也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