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的生活“很适应” 中国的文化“很有趣”~~~
中国的生活“很适应” 中国的文化“很有趣”~~~
中国的生活“很适应” 中国的文化“很有趣”~~~
中国的生活“很适应” 中国的文化“很有趣”~~~
中国的生活“很适应” 中国的文化“很有趣”~~~
中国的生活“很适应” 中国的文化“很有趣”~~~
中国的生活“很适应” 中国的文化“很有趣”~~~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的生活“很适应” 中国的文化“很有趣”
普渡大学留学生交大过新年
易蓉
■ 普渡大学交换生在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雪花、生肖、城市剪影,各种式样的剪纸作品正在课堂里热烈评比,获胜的学生还得到了海派剪纸艺术家奚小琴的作品作为奖励……这是一堂“中国文化课”,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的40位交换生,正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习。中国的生活“很适应”,中国的文化“很有趣”,他们正期待即将到来的中国新年。

  爱把“肉包”当零食

  上海交大机动学院与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与机械动力学院已合作多年,多批交换生来到彼此的校园学习中美文化和专业课程。本次来沪的40名留学生已经在上海生活了两个月,学习跨文化团队合作、中国文化概论、汉语等课程,开学后他们还将到交大闵行校区学习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专业课程,部分学生还将在上海的外企实习。

  来到中国,中华美食最先俘获了所有留学生们的心。肉包子成为他们最爱的“零食”,小吃摊的炒面价廉物美也经常光顾。很快,包子铺的阿姨和小吃摊的摊主已经成为留学生们的朋友了,“我的炒面朋友因为春节回家过年了,我挺难过的,还挺想他的。”杰西卡说。

  学说中文学习中国文化

  “你好”是留学生们学会的第一句中文,“马马虎虎”是大家觉得发音最有趣的词,中医的养生令大家觉得新鲜而神奇。通过交大萨维琪老师和普渡大学戴安老师的中西文化课程,留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白泰山在来中国前就在普渡大学修了3学期的中文课,“到中国实习”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虽然会说的中文只有“一点点”,却也足够白泰山和同学去同里错过返程班车时为大家解围,租车回到上海。

  课堂之外,学生们结伴探寻城市地标,体验本地市民的生活。地铁和公交便捷接驳、四通八达的上海地铁网络,上海的交通令大家印象深刻。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汹涌的人流和密集的地铁站令大家震惊,“看似很混乱,其实却井然有序,真的令人惊奇”,约翰罗伯说。

  在机动学院的迎新春联欢会上,普渡班的留学生们表演了一曲中西歌曲串烧舞蹈,当《最炫民族风》的音乐响起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两天,班长凯特和乔正在和同学们排练中文歌《朋友》,这是他们即将在交大新年年夜饭上表演的节目。歌曲也唱出了大家的心声,在上海学习的这段时间,学文化、学知识、交朋友是大家的心愿。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2013春运直通车特别报道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7版:市场之窗
   第B18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B19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B20版:职场方圆
新舒适度指数重点关注霾危害
PM2.5观测数据将纳入霾预报
普渡大学留学生交大过新年
上海突查快捷酒店 公共用品九成合格
新民晚报校园通讯站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晋升“三甲”并庆80岁生日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6普渡大学留学生交大过新年 2013-02-06 2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