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叫停送礼广告是拒绝腐败
尚敏
  尚敏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某某某”的广告,连孩子们都能脱口而出。近来一些电视购物栏目频频出现渲染“送礼”的内容,且礼品中不乏名表、珍邮、金银纪念币等,并且还有“领导满意”、“上级有面子”等言语。近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清理广播电视“送礼”广告的通知》,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立即删除含有渲染“送礼”内容的广告。

  近来各行业各部门都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电台电视台作为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理应及时清理“送礼”广告,落实中央要求,遏制送礼收礼的不良风气。每年的年底,都是礼品泛滥之时,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礼品的档次越来越高,花样和名头也越来越多,电视上的礼品广告更是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广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众的购物取向,“送礼”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往往成为大家心目中送礼时的最佳选择。打送礼广告,这是一种引导、诱导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也有违广告法的精神,是用“送礼”作为宣传噱头,排挤竞争对手,属于不正当竞争。

  中央纪委监察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洁自律,可以说深得民心。反腐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制度的设计,还须有各行各业的响应,才能从根本上肃清风气。电台电视台的“送礼”广告倡导送礼风气,对腐败之风不予鞭挞,这本身就跟媒体社会责任感强的形象不符,但是一些媒体为了经济效益,往往弃自身责任于不顾,对大肆渲染送礼之类的庸俗广告放行,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

  另外,这种成人世界的广告行为,也会影响到儿童及青少年的价值观。我们的孩子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期,耳濡目染,在这些广告中孩子们学到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而是趋炎附势、利益交换、投机取巧,而学校里受到的一点公民意识教育,可能会被轻易抵消。这对我们民族的未来,社会的未来,害莫大焉。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的文化为公众普遍接受,但当礼物变成了行贿受贿的工具、成为奢侈浪费和腐败的代名词,送礼这一行为就变得庸俗化。虽然对庸俗的送礼广告,公众一直都有批评,但总是你说你的,我播我的。电台电视台尤其是国家级的电台电视台,漫天遍地的送礼广告为送礼提供了舆论环境,而让送礼受礼成为人际关系的“行为规则”,势必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影响公众享有公平公正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广电总局的这一通知,响应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精神,符合公众期待,应该得到肯定。对这项禁令的执行力,公众将拭目以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春运直通车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春节舞台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美食大观
叫停送礼广告是拒绝腐败
“脏”是可以改变的
不能以“道德完人”去解读袁厉害
从公益短片做起
画蛇添“足”
腰封的“妖风”还要刮多久?
新民晚报评论A03叫停送礼广告是拒绝腐败 2013-02-07 2 2013年02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