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书店,琳琅满目的新书几乎“无书不腰(封)”。何谓腰封,即书腰,“于书籍中间地带另置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这几年,买了不少新书,也收集了不少腰封,后来越来越多,实在不方便存放,加上留之无用,便决然扔掉。如今,再买新书,一见腰封就头疼。腰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但越来越泛滥、越来越恶俗,简直成了妖风。
当初,推出腰封是创新,大抵是营销的需要。有些名家有一定号召力,名家推荐了,销路自然坏不了。按说,这无可厚非,但不久便可发现两种怪诞的现象:一种是,有的名家几乎成了无书不推的推荐者,比如有“腰封小王子”之称的梁文道。据报道,梁文道曾说过,有时候,一本书他完全什么都不了解、不知情,却被写成“梁文道倾情推荐”。有一回,他实在忍不住,按照书上所印电话找到出版社编辑。谁知,那个编辑非常镇定地回答说:“梁先生,我们很尊重你,但是您真的以为全中国只有你一个人叫梁文道吗?”最让梁文道不能接受的是,“有的书直接‘替’我写了推荐语,(或)把我的话断章取义,颠倒原意”。
不经允许便拉大旗作虎皮,这是对梁文道们的不尊重,断章取义,这更是侵害了梁文道们的合法权益。当然,有的名家是“被推荐”,推荐有无奈的成分,比如碍于情面;有的推荐则出于名气变现,主动为之,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名家答应在腰封上“倾情推荐”,往往能获得1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报酬。名气变现未必是坏事,但既然推荐了总得阅读过或者喜欢该书吧?否则就是欺骗读者。
再者是,有些腰封上的广告语过于煽情、过于华丽,甚至过于吹牛皮,本想成为卖点、亮点,结果成了“吐槽点”。最新的教训是,由果麦文化传媒公司推出的李继宏译本《小王子》等4部小说,在腰封上印着“迄今为止最优秀译本”、“年轻天才翻译家”、“译文零距离,8岁至80岁,随意翻开即可高声朗读”等评价,一时引发无数网友吐槽和抵制。对此,果麦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路金波不得不公开道歉,称“年少轻狂,把话说得太满”。
为新书做广告,是出版商和作者的权利,但能不能别那么夸张?有些书其实内容不错,但因为腰封做得太过火,结果适得其反,让爱书人果断放下,避而远之。如今,一些作家已经有意识地拒绝腰封,出书时明确要求出版社不得推出腰封,这是明智的,也是自信的。书好不好,不是吹出来的。有些名家虽有号召力,但不可能通吃,当名家成了卖狗皮膏药的,势必引得读者唾弃。而名家们更要珍视自己的名声。
误导读者、浪费资源的腰封越来越不受待见,看此“妖风”还要刮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