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农民工因为害怕自己衣服弄脏了地铁的座椅,坐在了地上。这条微博曾激起两种截然不同的议论。一种是赞美这位民工兄弟的善良,另一种是大骂城里人嫌进城务工者“脏”。
我也为这位民工兄弟的行为而感动,我也鄙视那些瞧不起乡下人的都市势利眼。但,我们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化解这种矛盾?
不要以为只有建筑工、清洁工、油漆工、搬运工等工作比较容易弄脏身体和衣服,油画家、雕塑家、医生、护士等也同样如此。所以干这些工作时,大多要穿上工作服。
工作服,顾名思义就是工作时候穿的。
好多年前,有位退休泥水匠师傅曾对我夸耀,过去干他们那行,手艺好的师傅能干完活身上一尘不染(这好像有点夸张)。下班了都要洗澡、换衣,干干净净回家。
如果把上班时穿的工作服,穿到下班后的时空来,工作服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这些老一辈的泥水匠也是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的,但他们很快就适应了现代都市的文明。我从一些老照片上也看到,老上海街头上一些体力劳动者和下班的纺织女工,都是衣着简朴整洁,“头势煞清”。
为什么农民工兄弟就应该是“脏”的呢?而且还得“脏”得理直气壮?某些言论貌似在捍卫农民工兄弟尊严,其实是在侮辱和歧视他们。
如果我们的民工兄弟在工作之余依然蓬头垢面,那至少反映三方面的问题:
一、这个城市没有起到文明生活的教育引导作用;二、务工单位及其负责人缺乏文明意识,没有提供工作服和洗浴设施或疏于规范;三、务工者自身未养成卫生文明习惯。
帮助进城务工的兄弟姐妹整洁、体面地生活、工作在同一个城市的天空下,这才是真的尊重和平等。
我们每个人的祖上都可能是农民。人类现代文明本来就是从农耕文明过来的。但“穷”和“脏”不该是农民的“传统”。进城务工者们是缩小我国城乡差别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可以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把赚到的钱带回家去,还可以把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回家。在现代文明国家里,农民应该和城里人一样整洁、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