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友芝与奎文阁
储佩成
  储佩成

  我这次重返贵州,目的之一就是游览贵州名胜奎文阁。此阁乃是为纪念贵州历史上和布依族历史上第一位被誉为“西南硕儒”的莫友芝先生早年读书处而建的古建筑。

  莫友芝是清代学者、诗人。贵州独山人。道光举人,担任胡林翼、曾国藩的幕僚,他著有《黔诗纪略》、《韵学源流》、《郘亭全集》等。

  奎文阁坐落在距县城约18公里处布依寨翁奇对面的山冈上。岗下是清悠悠的翁奇河。沿河北上4公里便是兔场古镇。离镇200米的崖壁上,前人题刻的“莫友芝先生故里”七个大字赫然在目。奎文阁所在处景致幽雅,原本就是友芝童年上外婆家经常来此读书玩耍之地。清同治十二年(1873),邑里民众为纪念这位乡贤病逝于江苏兴化三周年,共同捐资在此建阁。取名“奎文”,一是祈“奎主文章”,有更多友芝这样的文章魁首涌现。二是想借魁星神来“锁住水龙”,风调雨顺。

  我穿过稻菽茁壮瓜果飘香的田坝,跨过河上别致的风雨桥,只见古阁山门上高悬的“奎文阁”匾额。我迈上多级台阶,就看到它古朴肃穆的雄姿。它由山门、阁楼、两厢房、一耳房和一个碑亭组成,占地约1000平方米。两厢房在阁楼的右侧,为三开间歇山顶木结构。两厢房之间是一个古木参天的宽大天井。耳房一端连着阁楼,一端连着厢房,正好与山门和阁左侧的垣墙围成个大院落。阁楼凌空高耸,高约25米,为三层攒尖顶木结构,上加青瓦覆盖,石质的宝顶在阳光下光芒四射。

  轻步走进山门,“云霞辉映”的巨碑顿然映入眼帘,两侧屹立着威严的门神。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它底层屋檐四角,另有屋五间,有山墙围护,一层中设有神龛,供奉着观世音,两侧有钟鼓木鱼。循着龛后的扶梯登至二、三层,但见九面开窗,又均为九角。二层为“神文武圣殿”,内设孔子和关羽牌位,香烟缭绕。三层为“大魁殿”,魁星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一手捧斗,一手执笔,像在圈定中试之人。我们细观二、三层建筑,檐角皆如翼翘起,鳌尾向天,窗棂、隔扇雕镂精致,别具民族特色,大不同于一般寺院。加之周围还有二十余株遮天蔽地的古木与碑亭掩映,我觉得它堪与贵阳甲秀楼媲美。

  当然,最使我们肃然起敬的还是设在厢房内的莫友芝先生陈列室,那众多的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存,让近悦远来的参观者了解到先生虽然曾得到胡林翼、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器重,但他始终淡泊名利,啸傲山水,关心民瘼,造福桑梓。这也正是令贵州人民引以为荣,要为他建奎文阁永志纪念之所在;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先生胞弟庭芝、祥芝,以及他的儿子莫绳孙,都是当时在贵州文坛很有影响的文人学者,从而对这个家族、对这个民族更崇敬,深感先生的伟大!

  最后,我特别要补上一笔的是,近年地方政府与人民对这个古建筑修葺保护,还在阁内辟有一室,将在省内外崭露头角的本邑的一些学子事迹展示以激励后学。这或许正是友芝先生的希冀。因此,学子们的这个创意令我流连忘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星期天夜光杯/封面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16版:人才/招生培训
在生活书店吃年夜饭
春节是部精彩的大片
我心中的书香
智慧快餐
别开生面洋春联
莫友芝与奎文阁
今宵灯谜
我观《人再囧途之泰囧》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3莫友芝与奎文阁 2013-02-10 2 2013年02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