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递员代客寄信解烦愁
驾驶员热心指点勤提醒
刁炳芳
  城市生活的构建依托365行,社会发展进程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付出,窗口服务行业关联着大多数市民的生活。最近,记者收到两封来信,读后感觉严寒冬日里有暖流涌动。 

  投递员做分外事 

  读者许继荣、王霞君夫妇来信说,他们习惯通过信件与亲友联系,由于所住敬老院地处偏僻,附近没有邮筒,如想投寄信件需乘公交车,可等一班车需半小时,来回一趟至少得花2小时。敬老院不少老人都有这样的烦恼。 

  负责敬老院报刊投递的师傅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揽下了为大家代寄信件的分外事。如今,老人只要把信件放在敬老院门卫室,这位师傅来送报刊时就会及时取走,从无遗漏。两位老人家还反映,遇到雨天,这位师傅总会脱下雨披遮挡邮袋,生怕淋湿信报。有时为了将报刊及时送达,他还会短时间内投递两次。 

  记者联系负责敬老院投递任务的九亭邮政支局,了解到这位热心的师傅叫董长君,是外来务工者,从业已有二三年,经常受到用户称赞。 

  驾驶员热情待客 

  读者王小容女士来信表扬96路公交车驾驶员。前些天,王女士乘坐96路公交车,一路上要经过好几家知名大医院,乘客问询较多,虽然车上有语音报站,但这位司机对乘客的询问都耐心回答,并热心指点乘客下车后的行走路径。 

  行车途中,驾驶员还不时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一个小女孩嘴里含着棒棒糖上车,他及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乘车安全;一位女乘客拿着行李车赶着乘车,上车前不小心摔了一跤,虽然和司机没有关系,但乘客上车后他还是关切地问要不要紧,看她无碍才开出站台;两位老人的敬老卡过了使用期限,驾驶员指点他们到所在街道或居委办手续…… 

  一桩桩、一件件亲眼所见,让旁观的王女士感觉在寒冷的天气里如沐春风,一路上乘客的感谢声和赞美声不绝于耳。下车前,王女士特意去看了看这位师傅的驾驶证,知道司机的名字叫杨路。 

  记者致电96路车队,了解到年过5旬的杨师傅被乘客亲切地称为“光头师傅”,多年来爱岗敬业,经常有乘客为他送来表扬信。 

  【记者点评】 

  社会生活中,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是每个人的本分,以上两位劳动者不单尽职,还能为他人着想,将工作做得更细致,实在难能可贵。一个人的善行总会被人铭记在心,无论你是外来务工者,还是本乡本土的“老土地”,为人称道的所作所为会为你赢得尊重。 

  来信的读者都希望报社能大力弘扬这种正能量,感染、带动更多的人。我们也期望在这寒风蚀骨的冬日,能有更多涓涓暖流交汇、发散,温暖周围人。 

  本报记者  刁炳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读者之声
   第A16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投递员代客寄信解烦愁 驾驶员热心指点勤提醒
排水沟上漂垃圾 没有盖板不安全
闲置垃圾房竟成“棋牌室”
油烟飘进楼刺鼻难忍受
拍摄婚纱甜蜜事 取景莫在路中央
彩扩店关门 会员卡受挫
溺爱孙子支招术
横道线上打“补丁” 油漆残缺碍视线
推销不成破口骂
果皮纸屑随手扔 绿地环境遭破坏
临时“百货店”出售三无“热得快”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15投递员代客寄信解烦愁
驾驶员热心指点勤提醒
2013-02-17 2 2013年02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