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兰溪路武宁路附近的这家“卖场”。卖场位于一幢商务楼的底楼,因商铺撤空,短租给该卖场,卖一些廉价百货品。在一排货架上,几十个简易包装的“热得快”(又称“电热管”)被摆放在醒目位置,每个售价3至8元。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在浙江临海和广东一些地方,但生产日期、合格证、说明书等都没有。店主告诉记者,来买这种“热得快”的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和住集体宿舍的外来务工人员,放在热水瓶或水壶里烧水,十分方便。就在记者采访时,一位老伯买走了2个“热得快”。老伯说,他也是看中方便、便宜才买的,至于质量问题,“这么小的东西,随便用用,坏了再买呗。”
记者随即买了2个不同包装的“热得快”,拆开后,一股刺鼻的塑料味扑面而来,产品做工十分粗糙。记者在热水瓶中做试验,仅3分钟一瓶水就烧开了。然而,“热得快”根本没有报警提醒装置,如果不把电源关闭,一旦水烧干,很容易引发火灾隐患。
记者了解到,目前,根据《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等相关国标,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注明3C认证标志的室内加热器产品,均不得出厂和销售。本报在此提醒市民,应该去正规商场、超市选购烧水产品,不要在街头小店买廉价的劣质品,否则一旦出现意外,不但无法维权,还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害。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