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好吃/美食物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畦春韭绿
郁建民
  文 / 郁建民

  春日尝鲜,首推韭菜。

  家乡有首俚谣四鲜歌:“头刀韭,谢花藕,新娶的媳妇,黄瓜妞。”韭,曾为四鲜之首,与新娶的媳妇相类比,煞是新奇。

  韭菜如今很普通,一年四季都能见到。不过,冬日的韭菜上锅后,便容颜凋落,让人大跌眼镜。一小碟韭菜,大半碟清水,堪称水货,味道与鲜香靠不着,因为这种韭菜是在温室大棚里催生出来的。最好的春韭上市,约在清明之后,谷雨之前。少不了冬日的皑皑雪被,让韭根注视着远方的春,蓄势待发。雪慢慢消融,麦糠悄悄变腐,它在寒风中小心翼翼地探着头,迎着春,经过立春、雨水、惊蛰、清明、谷雨,春韭缓缓地生长,一点一点,一寸一寸,终于披着一身浓绿的翠衣,生出五个叶片。此时韭菜叶片厚重,有弹性,拿在手里甩动,齐刷刷的鲜活如初,娉娉婷婷。一大畦子春韭,收割下来,不过几斤的光景。洗净,切段,不论清炒,还是佐以虾仁、虾米、草鸡蛋,都是干爽爽的,吃到嘴里,怎“鲜香”二字了得。若手中的春韭不多,不够上锅一炒,干脆就切段,用细盐凉拌,入口脆爽,鲜气盈口,细嚼慢品,能品出岁月的味道。

  鲜,是踩着时令节拍而来的。等待必不可少,如此才有期盼。什么季节上什么菜蔬,是老天的安排,自然的规律。人们往往产生误解,尤其是口袋充盈者,把“鲜”理解为“先”。冬食春疏,夏餐秋果,至少是对科学的某种误解。春韭,只在春天,一年仅一次,错过了,只有等待,别无他途,因而方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军界嘹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大厨艺坊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乌鬃鹅和烧肉
在英国当了一回厨子
援外医疗队的元宵节
一畦春韭绿
黄金蛋炒饭
汕头杂鱼鼎
新民晚报好吃/美食物语B10一畦春韭绿 2013-03-07 2 2013年03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