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逻辑
董纯蕾
  董纯蕾

  必须承认,我有相当严重的语言文字洁癖。这洁癖的发作,一小半源自语法与搭配的不合理,一大半则关乎逻辑。

  看电视新闻,播音员兴高采烈地说“令某某代表非常意外的是,他提出的某个修改意见被写入了最终版审议报告中”云云。忍不住要揣测,这位被报道的代表恐怕高兴不起来了吧,提议被采纳居然是一件令提议者本人都非常意外的事,难道提议不就是为了被采纳吗?难不成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听专家访谈,最怕听到“正常”这个字眼。这是正常的,那也很正常,老百姓觉得有怪的事儿,到了专家那儿,都成了正常的?以小女子的孤陋寡闻之见,原理上说得通、历史上有先例、各项指标在合格范围之内、和“正常”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一码归一码。专业理论上未见异常的现象,在老百姓的生活经验中可能就是不正常的事。比方说,发泡餐具的被禁与解禁,谁更正常一些呢?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说,一心多用不能提高效率,聚精会神也未必是正确之选。你会不会觉得,这是说了等于白说的废话?我倒觉得挺顺理成章。一心多用的人应激激素水平高,长此以往会导致大脑信息处理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但集中精力做一件令人紧张的事,会让神经绷得太紧,此时干点别的事,反而能给大脑带来新的刺激。结论是:一心多用的积极效应与工作性质有关。比如,听着轻音乐写演讲稿或者收发邮件是OK的,但一面编程一面接客户电话就不可行了。

  近来所知最不合逻辑的一件事,与形形色色的“生源大战”有关,高中、大学、留学市场都在“抢人”。大学想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却囿于种种现实条件,整出了一场场时间撞车、内容大同小异的“小高考”。于是有人想到要统一自主招生考试平台,只是这和高考还有什么区别?大学欢迎个性化创新人才,高中校长却说还是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吃香,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让那些一心盼望孩子快乐成长的家长何去何从?于是越来越多人转向留学市场,期待在国外的教育环境中实现不失个性化的成长,再不济也得来一个短期游学,只是到了就业市场,这些海归背景还能加多少分?

  突然觉得,像咱这样没参加过自主招生没留过学的学生时代,真好。

  突发奇想,当我们的语文课不再只教怎么把作文写得漂亮,也教人如何讲话、写文章、思考、做事有逻辑时,很多事情大概就好办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信息公开是政府职能转变必修课
逻辑
不增“三公”关键在约束权力
文化,不妨先谈谈教育
“一辣见效”
该给语言洗洗脸了
新民晚报评论A04逻辑 2013-03-19 2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