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行前承诺全都兑现
对于报名参加首个“先旅游,后付款”旅游团的20名游客,大通旅游对游客作出了12项承诺,并表示,游客对其中2项以上不满意就可拒付旅游款。3月16日上午,这一旅游团出发时,大通又给每位游客发放了一份“导游标准化考评表”,包含了8大类52项考评点,非常具体细致,由游客在旅游途中打分。两天行程结束,20名游客表示旅行社行前作出的12项承诺全部兑现,付款无异议。
旅行社:担心遇到“挑刺”客
“后付款”旅游方式,对旅行社、对导游都有压力,此次首个试点团,大通旅游派出了社内服务最好的“快乐导游”。带团的导游表示“要做得更仔细,让游客更满意”。两天行程中,时不时碰到下雨,导游不仅在车上配了雨伞,下车时主动在车门口为游客打伞。行程中不包含晚餐,入住的五星级酒店晚餐自助餐收费高,酒店周边无餐饮店,导游、司机也主动送游客到镇上就餐,再送游客回酒店,此举受到游客好评。
“如果碰到挑刺的游客怎么办?”尽管这种付款方式的首个试点旅行团,20名游客愿意全额付款,但这一方式仍让随团考察的旅游协会相关人士担忧。消保委负责旅游投诉的相关人士也表示,大通旅游作出的12项承诺,很多都是没有量化的“主观评判”,像旅游车辆“外观干净明亮,内部洁净无异味”、餐厅“用餐环境干净整洁”等都是非常模糊的“主观感觉”,各人可以作出各人的判断。大通私底下承认,在接受游客报名时对这一因素“有所考虑”。
大通旅游表示,“后付款暂时不会推行到长线游”中。主要是因为,短途游,车辆、导游、景点、住宿等,都在旅行社的掌控之中,“长线游一般都是交给当地的地接旅行社,不可控因素太多”。旅游界表示,上海尝试“先旅游,后付款”更多的让游客放心出游。然而在目前游客普遍对旅行社缺乏信任的大环境下,还需旅游界共同努力,推行品质游、放心游,才能形成诚信的旅游环境。 本报记者 沈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