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先生说,昨天上午10时许,他驾驶助动车沿漕溪路由北向南行驶,快到田林东路路口时,后轮突然“嗤”的一声响,很快瘪掉了。路边一名老伯告诉他,昨天上午他已见到三辆车轮胎被扎破,并指路面:“地上有钉子。”车流不断又赶时间,他来不及找罪魁祸首,急忙推着车子,到前方百米外的一家修车铺修车。“检查下来说后轮被扎了一个洞,需补内胎。”轮胎刚补好,柯发现轮胎上还有一个伤口,“像是被人用刀片划的”,他怀疑修车铺有猫腻,最后另找他处进行二次修车。
无独有偶,读者秦先生反映,他经常驾驶轿车经过该路口,最近两次发现轮胎被扎破。第一次左后轮上出现3个一模一样的钉子,长约8毫米,头大锋利。“2个钉子卡在轮胎表面的凹槽中,1个将轮胎扎破,轮胎都瘪掉了。”他只能到修车店修补轮胎。第二次则发现一个钉子,仍是那种钉子,斜插在右后轮轮毂和轮胎结合部的地方,已深入大半。“听资深驾驶员朋友说,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可能会在高速行驶中导致爆胎。”最后他无奈花600元换了一个轮胎。
读者呼吁,路面“钉子阵”防不胜防,背后多与缺德修车铺有牵连,希望有关方面采取措施,消除马路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