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中国学贡献奖上午颁发
  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国际中国研究最高奖项——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今天颁发,齐赫文斯基、傅高义、饶宗颐三名中国学研究大师获此殊荣。上午,为期两天的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出席开幕式。

  世界中国学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新闻办联合承办,是一个高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的学术性论坛。论坛旨在为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界提供对话渠道和交流平台,反映中国学研究的动态与趋势,鼓励观点创新,推动学派融合,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学研究网络。

  (下转A8版)  (上接第1版)

  该论坛每两年在上海举办一届。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与前景”,邀请各领域、各学科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共论国际化大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及与世界的互动相处之道;探讨十八大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共融相济、合作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论坛分为开幕式演讲、圆桌会议、分会和闭幕式演讲。三场圆桌会议分别从国际关系、国内结构转型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8个分会场则以“中国道路”为主线,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生态、外交、传播、中国学等领域出发,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进展;探索未来十年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方向、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文明发展进程的方式,以及当前国际学界研究中国的现状、前景与方法。

  本届论坛邀请学者240名左右,其中近一半学者来自各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批享誉国际学术界的重量级学者将到会发表主旨演讲。

  今天上午,本届论坛开幕式上的一大亮点就是颁发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世界中国学贡献奖(简称“中国学奖”)是为推动海外中国学的发展,弘扬海外中国学杰出学者和优异成果,促进海内外中国研究的交流而设,是国际中国研究的最高奖项。首届中国学奖于2010年颁发,俄罗斯前驻华大使、中国问题专家罗高寿,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系终身教授毛里和子,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席教授谢和耐,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费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孔飞力等4位国际知名中国学家获奖。

  本届中国学奖,在首届基础上又分立为“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和“海外华人中国学贡献奖”两个子项。经过半年多的专家推荐和多轮投票,产生三位获奖人。他们在各自领域内都是德高望重、著述等身的大师,在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中外学术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94岁的齐赫文斯基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前特命全权驻华大使;傅高义是美国哈佛大学亨利·福特二世社会科学荣休教授、费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96岁的饶宗颐是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及艺术系伟伦讲座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职场方圆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专刊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兜兰王兜兰后“驾临”辰山植物园
世界中国学贡献奖上午颁发
新“桃花源”引种龙华桃花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8世界中国学贡献奖上午颁发 2013-03-23 2 2013年03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