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老百姓称其为血癌,是源自骨髓的一种恶性疾病。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过度增生,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抽血检查可见到白细胞数不正常以及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情形。白血病包括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其中急性白血病来势凶猛,病程发展快速,病人可能会出现高烧、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病人感觉虚弱和疲倦,看起来面色苍白,容易鼻腔牙龈出血和皮肤瘀青。需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治疗。
王健民教授介绍,当患者来到血液科,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治疗不仅要依据白血病的种类,还要结合病人的年龄、病情和平时的健康状况来决定。白血病有很多种类,要明确病人是否白血病,是哪一种白血病,必须检查病人的骨髓,也就是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穿刺术是由医生从病人髂骨中抽取极少量(约0.5-1ml)骨髓液做涂片染色检查,现代医学还需要进行染色体、基因和流式细胞分析,以明确白血病的具体类型,制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
白血病患者一般是以化学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使用化学治疗的目标是以抗癌药物消灭白血病细胞,等待白血病缓解后,再持续定期施与药物杀灭剩余的白血病细胞,直到彻底痊癒。近20年来,白血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大大改变了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现状。举例来说,小儿急性白血病在30-40年前只有3-6个月的生存期,随着化疗方案的改良,现在治愈率可达80%以上;成人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通过诱导分化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80%-90%;其他类型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仅使用化学治疗5年生存可达20%-40%,如果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5年存活率可以达到60%-70%。
平时老百姓所说的“骨髓移植”实际上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该疗法是通过化疗和放疗尽可能彻底杀灭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再输注健康造血干细胞支持恢复患者的正常造血。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大多数是来自捐赠者,包括患者的亲人或无血缘关系的自愿者,也可以是患者在经过化疗疾病缓解后,先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收集、储存起来,用于后来的移植输注。
当谈及急性白血病的预防时,王健民教授略显无奈,白血病和其他肿瘤一样,发病机制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的,非常复杂。目前普遍认为,绝大多数白血病是由于环境因素与宿主因素(主要指基因)相互作用引起的,其他因素还有年龄、免疫调节等,某些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会发展为白血病。提醒人们尽量少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特别是含苯结构的化学品),如果从事这些行业的,要加强防护、定期体检。
在积累了造血干细胞移植500多例的长海医院血液科,拥有可用于骨髓移植的层流病床15张,王健民教授感慨,刚做医生的时候,不少白血病病人往往只入院一次,以后就没机会再见;20多年后,很多白血病病人因多次化疗、复查或随访有机会数度住院,尤其是“骨髓移植”后长期生存率约70%,其中很多病人其实已经治愈,逢年过节还会同医务人员互相问候,鼓舞了病人、家属和医生。所以,虽然人类攻克白血病还有待时日,但急性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 柏豫
科普讲座
3月27日(周三)下午3:00—5:00,长海医院血液科在院内17号科技楼1楼第三会议室举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科普讲座及公益咨询,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疾病、充满信心地接受治疗。欢迎患者及家属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