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这样一幅图像就有点奇怪:一边是人声鼎沸的排队行列,队伍中挤满了待审批的准上市企业,身边围绕着证券公司投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VC和PE们,都在施展浑身解数想早日通过审查,争取把发行价搞得高高的。当然他们是派在证监会的门口。另一边呢,像个菜市场,摊位不少,可以提供的品种也很多,但充斥着假冒伪劣的商品,消费者不多,更妄谈人气,消费者还往往集中在几个摊位上,还不时有人说别挤了,有风险。这就是证券市场。股市持续低迷,投资者看不到希望。但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企业的IP0热情不减,队越排越长。投资者不赚钱,融资者照融不误,这一反差把A股市场重融资、轻投资的弊病暴露无遗。新股发行一直在我国证券市场被诟病,先是被认定为股市走熊的罪魁祸首,大家口诛笔伐,后又在实质性暂停后形成了股市的“堰塞湖”,等待上市的企业在证监会门口排成长龙,这种情况给股市投资者做多的预期带来压力,犹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破2000点似乎还在眼前,IP0就要重启,更让投资者心神不宁。
当然,提前做好股市投资者的思想工作,股市跌与IP0重启无关,让投资者别在意股市涨跌与IP0的关系,想法不错,的确也有人这么在做。有个说法,认为IP0对股市的影响被市场放大了,甚至成为股市下跌的替罪羊。有的还自己寻找实证材料,来证明:IP0导致股市下跌,缺乏经济数据支持,新股发行与股市涨跌无直接关系。应该是良苦用心,可是文章做得再好,也不能解除这样的担心:IP0重启,股市掉到2000点下面去了怎么办?IP0是重启了,但要不了多久IP0自己停止了,没有人要或者定价不如待上市企业所愿,那又该如何呢?何况这样的预期并不是不可能的,原来鼓吹IP0重启和市场涨跌无关的言论如何解释呢?
当然,笔者也要指出,今后终会有一天IP0就是没有“审核”,那时股市投资者根本不在意有还是没有IP0,因为那是市场调节的,股市走牛,待上市企业有可能定价高融资方便;股市差,待上市企业无法发行,它自己会停下了。我们的香港地区就是如此。港股IP0实行备案制,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只要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并通过上市聆讯,很快就能启动发行。
不管如何,即将重启IP0,就是一个现实,而且也不是备案制。我们继续行走在十分纠结的IP0一会停一会放的曲直道路上,但应该走向哪里,方向是有的,或者说融资者和投资者的预期也会越来越近的,而不是现在像一对冤家。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