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眼下是个需要包装的年代,不仅文娱明星,就是体育明星,也要包装。有了包装,才能更好展示,才能引起关注,才能提升人气。举重台上,俊姑娘、帅小伙多了,这不仅有利于运动员自身形象,也有助于项目普及。女羽选手一度不还传出要穿裙子参赛吗?
赛场,也是舞台。展示运动之美,不仅指运动本身,还有运动员。成绩高低,是一方面,形象气度,也是一方面。社会在发展,运动员当然越漂亮越好、越个性越好。
不过,包装与炒作,不能等同。前者,是选手个性发展之需要,也是观众赏心悦目之需求,目的是让体育明星多少也学会“秀”自己;而后者呢,更多是商家的需要,目的是为吸引眼球,炒热市场,大把捞钱。
前一阵,初踏职业路的邹市明在澳门华丽转身,此前我就评说过此事:作为两届奥运冠军,邹市明主动转“专业”为“职业”,追梦的勇气令人钦佩。不过,赛前赛后,林林总总的噱头,拳坛版“野兽加美女”的广告,是否有点过头?很多事情,“过”了,就难免有“失”——不知道看过比赛的,是否有同感:好歹是赢下来了,而对手,不过是个还没长“开”的墨西哥小孩……不由感叹:邹市明的职业路,还真的不好走,对他的下一场,更担忧了。
无独有偶。今晨,14岁的关天朗闪亮登场高尔夫美国大师赛,不仅惊动国内,更引发外媒关注——“史上最年轻”“高尔夫球的大人物”……比赛刚打,美誉已一连串。
小关去年在亚太业余锦标赛夺冠,也因此获邀此次美国大师赛,而亚太赛,本身就是由美国某高尔夫俱乐部与亚太高球联盟联办的,所以美国大师赛邀请谁、外卡发给谁,事实上,都与这家俱乐部有关,而他们的衡量参数,市场无疑占了很大比例。
当然,小关确实有才。只是担心,今晨开局不俗后会掀起媒体新一轮疯狂追逐,这会不会对他的成长产生些许影响?但愿只是杞人忧天。
运动员要包装,不要炒作。包装是为了更好发展,一旦过了头,包装变炒作,恐怕反成前进路上的羁绊。
(相关报道见A21版·体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