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条围巾,更是体现了朋友间的情谊。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好友托人从美国纽约戴来了一条羊绒围巾,虽然什么牌子搞不清,但从质地手感觉得应该是有品牌的。说来不怕笑话,每年数九寒冬带上它,温暖而有腔调,平添几分儒雅清气,像我这样对生活并不讲究的人,内心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同时也有了一种对朋友的念想。
联想到众多文学影视作品,其中主人翁戴着围巾的姿态,让人欢喜。鲁迅围着一条长长围巾那是一种凛然气息,《早春二月》中围着一条围巾的萧涧秋在无奈中彷徨,也让人印象深刻。现实生活中,围巾的内涵也跨越了本身的功用。女孩送心仪的男友首选是围巾,学生送老师是为了感恩,朋友间的互赠是情谊所在。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一样物品,功能和情感的转换无声无息在进行。
许多艺术家发现了这一载体,纷纷投入设计围巾方巾的行列。用尽心思发挥想象,惊艳淡定美观大方,感受着收获的喜悦。去年我到法国游览,到达里昂的当晚,闲来无事,与妻子一起去酒店大堂逛逛,走到一家专卖丝巾的店铺前驻足,琳琅满目的丝巾令人目不暇接,设计和品质堪称一流,且价格不贵。我心想买几条回去送送友人也是值的。正在心动之间,旁边同行朋友讲,丝巾应在巴黎买,那里肯定更正宗便宜,眼看着韩国游人几条几十条地购买,我没下手。巴黎真的会价格低而东西好吗?错了,第三天到达巴黎,冲进丝巾品牌店,一看价格心里凉了半截,比里昂看到的足足贵了三四倍,人啊!有时就这样,错过就错过了,无法后悔,只能作罢。
冬去春来,围巾解下收入柜中,可它的温馨和雅致,含蓄风流,会常留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