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西方有个古老习俗,新娘在婚礼当天,装束中如果有一点旧、一点新、一点借来的和一点蓝色的东西,会给婚姻带来好运。
一点旧一点新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好选择。常去逛的小店,一年到头都有白衬衫、V领衫、及膝裙和铅笔裤这些衣橱里必备的基本款,时不时又有新潮的款式。乍暖还寒的春天,泰丝的上衣已经挂出来,小立领长下摆立体剪裁,淡金的底色上绘着枣红图案。于是,希望不出错时有保守的选择,想别出心裁也找得到亮点。
到了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随手把喜欢的歌曲统统打包下载的时代,有些人还是喜欢收听电台歌曲。你不知道主持人要推荐什么,忆的又是哪一年的旧。自家硬盘里成百上千的曲目,就是没有那种“被安排”的随机和惊喜。生活中需要自己做主的事也太多了,偶尔糊涂轻快地听一听旧曲新词是让人心里一松的事。那首新近流行起来的歌渐渐可以哼上几句,而记得太深又忘得太久的那一首,从收音机里流淌出来,几乎想拍拍自己问一声“别来无恙”。某日站在阳台上晾衣服,听到熟悉的一把旧嗓音,突然记起这首歌当红的一个傍晚,把手插在裤子口袋里一个人踱到街对面去吃面的情景,那夜的风又习习地吹了过来。时光究竟是哪里去了?
深谙传统之美却把高科技玩得纯熟的人让人迷恋。一个口袋里揣一块手帕,一个口袋中斜插着新款手机的不算,我说的是那些背着新式的摄影器材去荒僻之地寻访古庙,用先进技术来保护、修复文物和古书的人。难怪最新007中的特工,早已摆脱僵化形象,既懂得坐在博物馆中欣赏透纳擅画的光线和水汽,又是一流编程高手,如此才让人甘心俯首称臣。
老的是心底的“道”,新的是技艺和求索追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