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读韩天衡先生鸟虫篆近作有感
~~~——读韩天衡先生鸟虫篆近作有感
~~~——读韩天衡先生鸟虫篆近作有感
~~~——读韩天衡先生鸟虫篆近作有感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春品雅韵
——读韩天衡先生鸟虫篆近作有感
耿忠平
■韩天衡篆刻蒸蒸日上
■韩天衡篆刻笃实(附墨拓)
  ◆耿忠平

  鸟虫篆是一种富有装饰性图案化的篆字,它华美奇妙的情调一直为人们所追捧,是篆刻领域中的一株奇葩,故有印中别调之称。由于鸟虫篆笔划的独特特点,往往会让篆刻者走入繁缛、缭绕刻意的程式化,陷于闭塞窒息的泥潭中。韩先生的鸟虫篆印,独步当代,这缘于他对此有深入透彻的研究和不懈的实践。1986年他耗时二十多年,广览历代印谱,从中收集秦汉鸟虫篆印三百方,编订出版《秦汉鸟虫篆印选》一册贡献于印坛,这是开历代汇辑秦汉鸟虫篆印专著的首例,为后人研究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如果把鸟虫篆印喻为重彩浓妆的工笔画,那么,韩先生的鸟虫篆印,则融入灵动奔放的意趣,是亦工亦写的小写意画。从“飞泉鸣玉”、“逸志不群”这二方印来看,韩先生善于在“字”上做文章。首先,他强调“以奇中见平,动中寓静”为法则,有意打破篆字盘缠的对称性,增加笔势与字形的自由度,跳出程式,而千姿百态,于规整中显洒脱和野趣。其次,力求删繁就简,出奇制胜,虽以鸟虫、鱼龙为纹饰,却将具形变为意象入印,陈腔出新调,自成一格。他认为:“繁复者以简洁出之为高妙,浓妆者以淡雅出之为高妙”。

  “蒸蒸日上”、“驰心九域”这两印在章法上颇具心思,前者为椭圆形朱文,四字满排于中间与边栏相连,上下留有空白对作呼应,形成大密大疏的块面,整个印面又有疏中有密,密中有疏,饱满而通透;后者为四字方印,每字分布位置相当,但在文字的处理上,每个笔划的腾挪、穿插、交错、避让、迎合,以及纹饰的安排细致入微,笔势随字生发,因地制宜,各得其所。而“笃实”一印,则以白文为主调,在“笃”字的中间,“实”字的中下部,又幻化出朱文韵味。从印面上看,韩先生是一位善于处理虚与实关系的好手。首先,他巧妙地运用线条粗和细的对比,产生大大小小朱白块面的视觉冲击,而四周大面积的朱红,又与两字中部的留白,也产生一种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节奏感,使朱白冲突的矛盾,得到和谐的统一。

  每位成功的篆刻家,都有着体现个性风采的刀法,韩先生也如此。鸟虫篆字体和字形的特点多圆曲,所以用刀亦讲究流畅圆润,表现出线条行云流水、委婉婀娜的韵味。根据长期的实践和体悟,韩先生总结出针对鸟虫篆的运刀秘籍:“务必直曲、锐钝、速缓、巧拙、润涩,堂皇兼用之”。诚然,这关键还是在灵活运用。细品韩先生的用刀,以腕力和胆力驱刀,根据点划需要运刀,在冲、切、披、削过程中,刀锋游走石面瞬间的微妙变化,既有果断的强悍,又有温润的绵长,似断还连的线条,劲挺不失浑朴,每一段线、每一个点,有力度,有厚度,有质感,神完气足。

  年届七十又四的韩天衡先生,自6岁捉刀寻艺至今,视艺术为生命,以传道为己任,这才是他印外的真正别调,值得世人敬仰和回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第T01版:广告
   第T02版:广告
   第T03版:广告
   第T04版:广告
一语不答重行行
新春品雅韵
漆艺术的守望
胸中丘壑,挥洒出神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新春品雅韵 2013-04-20 2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