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展出的工笔脸谱画有一百六十多幅,包括了传统文学中《三国》与《水浒》的众多人物,小小人面,五彩斑斓,其中变化万千,尽显众生百态。展期自即日起到4月底结束。
杨竹君自幼受祖父、书法家杨筱亭熏陶,儿时,祖父常带他去天蟾舞台听京戏,众多的京剧人物令他产生深厚的兴趣,尤其对脸部所勾画的色彩。他从多方面搜集京剧人物,杨柳青年画、广告牌、香烟牌子、小人书……总之,只要有戏曲人物,有脸谱造型,他都会一一临描、剪贴。
1982年起,杨竹君师从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陈先生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在他的传授下,杨竹君画艺日渐精进。陈先生在徒弟的竹画上题词:“竹君爱竹,品竹,并擅长画竹。无竹令人俗,竹君画竹,我看不俗”。杨竹君作品曾在上海美术馆等地展出,1992年在朵云轩画廊举办个展。他铭记祖师爷张大千精辟论说:“国剧之脸谱系我国戏剧上之特征,艺术中的绝技,为世界上其它国家所无者,我们应当研究它、提倡它,发扬光大”。杨竹君在创作山水花卉的同时,花了十年时光,于1994年完成了系列《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又一个十年后,他绘制成《三国演义》全部人物脸谱,约六百五十人。
赤橙黄绿青蓝紫白,每张脸谱都能反映出美丑好坏真假善恶,一般来说红色象征赤胆忠心,黑色象征稳重,蓝色与绿色属于性格刚强,豪爽仗义,白色则多为奸诈阴险。黄色的代表智勇,但性格多变,而金银色的,多赋色于神怪之类。脸谱的多彩反映出复杂的人格和多变的心理及人物关系。他对前人的脸谱图案、造型设计了如指掌后,产生了要改变那些单调的脸谱而创造一些更具代表性的形象的想法。这种挖空心思的梦想,使他将脸谱改造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项“重大工程”。
为了增加脸部装饰图案,和谐脸部色彩变化,他用了几十年时间,以文学性、象征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来多元化地丰富人物表情,表现出这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面孔。每一个脸谱的绘制,都殚思竭虑、耗费心血,他画的脸谱带来直观性的视觉美,一张脸就是一个新的生命的绽放。
目前,杨竹君又在进行另一系列的创作:《西游记》、《封神榜》、《隋唐演义》等,我们期待他有更多的脸谱诞生,为我们的文化长廊增添更多更精彩的艺术新貌。 管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