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北京旅游的父母总免不了要把“北大”、“清华”列入计划。虽然知道绝大部分的孩子与清华无缘,但还是想去走走,顺便给孩子立一个远大志向:看,这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好好努力,争取将来考进去。从前门出发,乘坐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倒地铁13号线,至五道口站出,又走了800米左右,终于到了清华大学东门。
东门附近是著名的清华科技园,“网易”、“清华紫光”等公司都在此安家。
东门口有一块长方形石碑,朝外的一面刻着毛泽东题写的“清华大学”四个大字,朝内的一面则是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进了校门,经过几栋教学楼,见到一些院系的专业介绍。寻寻觅觅,终于走到清华路上。路两侧都是绿化带,脚下绿草茵茵,头上梧桐、松柏遮天蔽日。终于,那座在途中相逢多次的白色“清华园”大门赫然呈现,心中一阵激动。游客不多,都是满怀期待的父母与孩子。
“清华园”是旧校门,现被称为“二校门”。从门口开始,一条凉爽的林荫道一直延伸到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群。那儿有清华学堂、大草坪、大礼堂、日晷……依然没有太多的游客,许是受那宁谧氛围的感染,大家都安静地欣赏、拍照。
从一旁的小路进去,到池塘边。池中有亭亭玉立的荷,荷叶平铺水面,其上散布着晶莹的露珠,颗颗剔透如珍珠,摇曳生辉。
左近是大名鼎鼎的“水木清华”。池水花木清幽美丽,正如东晋谢安之孙谢混在《游西池》所描绘的:“水木湛清华。” 后走到近春园。远望去,一偌大荷塘包围着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相连。景色极为清幽。莫非,这里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问钓者,果然。
此近春园颇有来头,不仅与朱先生有关,还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因慈禧太后欲兴土木修新园,近春园被拆除以提供建筑材料,从此沦为“荒岛”达120余年,到1913年并入清华大学校区,统称清华园。因此,近春园在清华校内常被称作“荒岛”或“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