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情报人员跟踪用户一举一动 IT九巨头否认充当“眼线”~~~
情报人员跟踪用户一举一动 IT九巨头否认充当“眼线”~~~
情报人员跟踪用户一举一动 IT九巨头否认充当“眼线”~~~
情报人员跟踪用户一举一动 IT九巨头否认充当“眼线”~~~
情报人员跟踪用户一举一动 IT九巨头否认充当“眼线”~~~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报人员跟踪用户一举一动 IT九巨头否认充当“眼线”
奥巴马称“棱镜”只“偷窥”外国人
陈立希 王丰丰 孙浩
■ 《华盛顿邮报》披露的国家安全局有关IT公司加入“棱镜”计划时间的绝密文件显示,最早加入的是微软公司(2007年)、最晚的是苹果公司(2012年) 图GJ
  《华盛顿邮报》报道,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代号“棱镜”的项目,直接接入9家美国IT公司服务器,搜集情报。奥巴马总统7日不得不为“棱镜”辩护,强调该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

  九公司

  《华盛顿邮报》6日报道,“棱镜”属高度机密项目,2007年开始实施,从未对外公开。通过接入中心服务器,情报分析人员可直接接触用户数据,通过音频、视频、照片、电邮、文件和连接日志等信息,跟踪用户一举一动。报道称,“棱镜”针对境外情报搜集,“目标”是外国人。不过,“偶然”涉及美国公民信息在所难免。

  “棱镜”项目过去6年来经历爆炸性增长,现在国家安全局约七分之一的情报报告依靠“棱镜”提供原始数据。过去一年中,总统的每日情报简报共有1477个条目使用这一项目所获数据。

  微软(包括hotmai1邮件系统)、雅虎、谷歌、苹果、sKyPe、美国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社交网站“脸谱”以及文字语音聊天软件Pa1ta1K这9家美国公司参与“棱镜”项目。

  忙撇清

  就被指充当政府“眼线”,各大公司纷纷否认。苹果公司发表声明否认。谷歌发言人在声明中说,谷歌没有给政府部门“开后门”。微软也澄清说:“我们只有在收到有法律约束力的命令或传票后,才会提供用户数据。如果政府自愿性质的项目涉及面较广,我们不会参与。”

  社交网站脸谱在声明中强调,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是脸谱优先考虑。雅虎表示相似立场,强调重视用户隐私。

  急辩护

  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6日深夜出面“灭火”。他发表声明称,报道“存在众多不准确内容”,该项目所搜集的数据均为“最有价值的外国情报”,旨在保护美国免于“各种威胁”。此项目受到司法、行政和立法监管,通过一系列举措来严格保证“只针对不在美国的非美国公民”。他还说,未经授权就将这项重要机密项目曝光的做法应受谴责。

  面对舆论压力,奥巴马7日在加州特意为这个项目辩护。他强调说,“棱镜”分为对电话记录和对互联网活动两方面,但都经过国会授权,并置于监管下。奥巴马还说,联邦政府经评估认为,这一项目有助于防范恐怖袭击,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程度适中,因此值得开展。他强调,不能同时保证100%安全、100%隐私保护及不产生一丝不便。

  陈立希  王丰丰  孙浩(新华社供本报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拍卖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际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入园记者酷暑下苦等安检2小时
45名中国采金者撤离矿区
奥巴马称“棱镜”只“偷窥”外国人
法总统访日谈合作 绕不开“中国元素”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2奥巴马称“棱镜”只“偷窥”外国人 2013-06-08 2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