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遗” 精品多多
据市非遗传承中心研究员张黎明透露,上海拥有剪纸、昆曲两项联合国级、49项国家级以及157个市级非遗项目。近年来,其中有10余项得益于去年2月2日文化部推出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在工业技艺相对发达的上海,传统技艺中的非遗项目走精品路线就相当成功。
发掘文脉 凸显功能
传统技艺中的“独门秘笈”,既是“非遗”的保护对象,也是走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周虎臣毛笔的领头人杜泓透露,其最大的“独门秘笈”,是综合性利用各种动物毛。周虎臣的笔,可以来自羊、狼、熊、马、兔等多种动物。因此,这样软硬兼具适合各种不同书写、作画需求的毛笔,自然更受欢迎。
有一款笔直接命名为“鲁公书魂”,杜泓说,“懂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款专门用于写颜体字的笔,因为颜真卿又名颜鲁公。”据此理念,他们开发的“新笔种”就有100多款。因为针对性明确,所以市场销路也明朗。这家全国销量第一的毛笔制作单位每年销售额以数千万元计。
名家定制 树立品牌
走名家定制道路,也是这些传统技艺树立品牌的同时,赢得市场的又一方式。周虎臣笔和曹素功墨,专门根据书画家尤其是画家的各类需求定制。画家个人的肩、肘、腕施力于笔的程度各异,因此毛笔的制作也各异。而水墨画需要把墨的黑,晕染至不同层次,因此以定制的方式也更顺应画家需求。定制墨的价格多为数百元一两。一般墨有2、4、6等不同两数,还是纯手工制作。在这里定制笔墨的有许多知名画家。
海派玉雕走的也是名家定制路线。众多的国家各级海派玉雕大师,可以根据顾客需求定制玉雕作品。据海派玉雕协会秘书长夏薇介绍,该协会拥有各级别海派玉雕大师300位左右,其中200多人自设了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年销售额都不低于千万级。海派玉雕因为小巧、精致,可随手把玩、随身携带,而广受欢迎。
时尚风格 发明创新
民乐一厂厂长王国振说,他们不仅对民族乐器进行生产性保护,还进行保护性研发。他们让二胡变成了电声二胡,在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同时,兼具延音、回声、合奏等多种变化音效,还能拉出爵士乐、古典乐的风情。此外,在产品外观上,他们注入了民族、时尚元素,例如极品版流水象牙二胡、花样年华旗袍二胡、世博版琵琶、蝴蝶形状扬琴等等。他们还组建了一支基本由上音毕业生组成的民乐队伍——馨忆民族室内乐团,以民乐音乐会的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张黎明透露,我国民族乐器的生产标准,基本就是向民乐一厂的乐器看齐。该厂每年营收数亿元。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