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雨来势凶猛
昨天上午宣布入梅,一场大雨迅即“强袭”申城。市气象部门一早就拉响了暴雨蓝色、大风蓝色两个预警信号,随后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据气象资料显示,昨天上午8时到今天上午8时,本市普降暴雨。一场雨就下足了梅雨季常年平均雨量(210毫米)的一小半。大雨一直持续到昨天晚上才逐渐减小,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到昨天22时解除,大风蓝色预警则一直高悬到今晨4时50分。
气象专家解释,昨天这场雨来得猛烈,主要是受到了低涡切变线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的结果,由于江淮气旋东移速度较慢,所以大雨持续时间也较长。
梅雨“爽气”起来
梅雨是长江中下游进入盛夏前的重要气候事件。从春到夏,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会不断增加,这时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为代表的热带系统开始“高调”北进,而冷空气则开始式微,悄然北撤。这一暖冷空气此消彼长、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会带来大片降水,而且降水形成的雨带会季节性地向北推进:4月到5月会逗留在华南,造成当地的汛期;6月到7月带来长江中下游的梅雨;7月到8月生成华北雨季。
据统计,上海的常年平均出梅日通常为7月9日。但近10年来,本市入、出梅都比常年平均有偏早趋势,雨量也有偏多趋势,而且近几年,梅雨的“脾气”也不再“黏糊糊”,而是变得“爽气”起来——多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气象专家说,今年的梅雨继续“非典型”,梅雨季前期气温会比较低,后期气温升高,但整个梅雨季潮湿闷热的感觉依旧。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9日到11日,本市将以时阴时雨天气为主,总体降水强度偏弱,最高气温在24℃~26℃,最低气温预计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