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鉴世博经验 疏通沪崇堵点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清明堵车4小时,五一堵车8小时。小长假带旺崇明游,崇明游总遇大堵车。端午小长假即将到来,虽然这次高速不免费,但据交警部门预计,拥堵仍将不可避免。

  崇明假日自驾游究竟堵在哪里?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记者近日走访了从翔殷路隧道出口经五洲大道到崇明这一段路程,结果发现预警机制的不完善和设计上的缺陷,是拥堵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沪陕高速(G40)高东收费站出口到隧道入口这仅1公里的路程,成为大堵车的瓶颈所在。

  能否借鉴世博经验,建立节日道路拥堵的短信预警和排队时间预警机制?在长时间堵车已经无法避免时,让计划自驾游的市民未出门前就能了解路况,让苦苦排队的司机及时调整路线,不再把宝贵的时间耗在路上,陷入只有“旅”没有“游”的尴尬境地。

  3次绕行机会

  “从这里到高东收费站大约8.9公里,去年十一、今年清明小长假的时候,这条路要开4个多小时,时速只有几公里。”近日,记者在浦东交警支队高速大队负责人张良军的带领下,驾车重新走了这段路程。

  从翔殷路隧道出来,道路被一分为二,一边往浦东机场方向,一边往崇明启东方向,到了杨高北路附近、外环线附近,又分别有大量车辆汇入。张良军告诉记者,这条路上有好几次机会可以选择绕行,但大多数自驾司机对此并不熟悉,宁愿苦苦排队也不愿走陌生路。

  (下转A6版)(上接第1版)

  “一次机会在杨高北路出口,一次在申江路出口,一次在外环线出口,出去后绕行金海路上G1501绕城高速进隧道,几乎是一路畅通。”沿途张良军指点着路上的交通情报指示牌告诉记者,如果大堵车时在这上面滚动“此处到高东收费站约4小时”,就像世博时的热门场馆排队一样,可能大多数司机都会重新找方向。

  但前两次小长假堵车时,都因为没有明确提醒,只有“前方拥堵”的笼统表述,大多司机已经规划好路线,对其他路不熟,只能怀着侥幸心理继续等待。“一开始是怀着希望,排到外环线出口附近已经2个小时过去了,大多数人觉得,离收费站不过2公里路了,不能白辛苦,谁能想到还要再排2小时。”结果错过了最后一次绕行的机会。

  1公里的瓶颈

  高东收费站往崇明方向有5根收费车道,小长假时全部开足。但5根车道上的车流出了收费站后却骤然收缩,就像一个巨大的漏斗,在底部猛然变细,并入仅两根车道,造成车流必须交替通行,并线,冲突在所难免。“堵就堵在这里”。

  记者发现,从收费站出口到隧道入口约1公里车程,除了车道骤减,路况也颇具挑战,既有坡道,又有弯道,车速上不去,一旦发生事故或碰擦,更是雪上加霜。张良军说,这1公里的瓶颈正是大堵车的源头。

  张良军透露,近年来,随着崇明生态岛的概念深入人心,加上黄金周变小长假,人们不能出远门就跑近郊,崇明游迅速“崛起”,也带旺了高东收费站的车流。“长江隧桥一通车就碰上堵车,近几年车流量更是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双休日都很堵。”车一多,这一公里看似微不足道的瓶颈效应立即放大。但要通过工程性改造,纠正设计时的先天不足,目前还遥遥无期。

  借鉴世博经验

  “实际上,上海的高速路网已经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拥堵原本不会这么明显。”张良军说,现在碰上长假堵车,交警虽然全员上岗,但能做的比较有限,主要是维持秩序,处置事故,让抛锚事故车辆及时撤离。

  上海3年前的世博会留下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大客流的预警机制能否移植到交通拥堵的预警上?张良军告诉记者,每年小长假之前,警方都会通过媒体公布绕行路线,虽然也有效果,但并不明显。有些人看不到,有些人路不熟,怕走错,而导航设备往往推荐的是最好走的那条路,但往往也是最堵的路。

  能否能够通过实时预警的方式提醒市民?比如当高东收费站发生拥堵时,通过短信群发提醒:“高东收费站目前已排队至翔殷路隧道,排队时间超过4小时,建议前往崇明的市民及时调整出行计划,或经由G1501绕行。”这样原来有出行计划的市民可能就会考虑,是取消计划,还是重新规划路线,都可以有针对性。

  对于那些已经上路的司机,如果能像世博热门场馆排队那样,在通往堵点的交通情报指示牌上,滚动发布车辆排队可能需要的具体时间,同时在旁边辅以详细的绕行路线图,让司机们可以作出明确判断。

  崇明游要预警

  堵车需要预警,崇明游的接待能力其实也需要预警。长江隧桥刚刚通车时,大客流涌入就让旅游部门始料未及,岛上接待能力“捉襟见肘”,引发了住宿难、就餐难、如厕难、停车难、行车难等问题。近几年虽然硬件接待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生态岛承受能力是否遇到瓶颈,同样是各界一直在讨论的话题。

  据崇明旅游部门介绍,今年“五一”遇上好天气,崇明游人气高涨。这些景点中,游客大多集中在西沙、东滩湿地两个湿地,因为这两个都是免费景点,是旅行社带团的必游之地。其结果是生态保护区游客太多,不仅环境受到破坏,栖息的鸟类也受不了喧嚣而出走他乡。

  如果能够针对按照游客的数量和岛上的饮食、住宿、停车资源等及时发布短信预警,引导分流市民,不仅可以保护生态,也可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从长远来看,也是提升旅游品质,赢得口碑的好办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拍卖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际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上海首批档案文献遗产揭晓
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17
法国专家抵沪调查电缆故障
“文化遗产日”看建筑摄影展
6名学生指控其多次犯案
借鉴世博经验 疏通沪崇堵点
上海天气预报
长三角城市天气预报
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6借鉴世博经验 疏通沪崇堵点 2013-06-08 2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