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豆腐,情深意浓
张姚俊
  张姚俊

  文史馆的设置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崇文的优良传统。在早期文史馆的诸多职责中,照顾馆员生活,使馆员老有所养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档案显示,在历史困难时期,文史馆千方百计地将“敬老”的宗旨落到实处。

  1959年后,由于农副业生产受灾减产等诸多因素,上海的副食品货源日趋紧张,多种主要副食品相继纳入凭票凭证供应的范围,甚至还出现连续数月停供猪肉的情况,就连平日里最不起眼的豆制品也成了“紧俏商品”。副食品供应的短缺也影响到了文史馆馆员们的日常生活。至1960年末,文史馆共有馆员324人,其中居住在市区内的为314人,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了73岁。馆员中除去93人可按月领取到由市人委发放蛋、肉营养券外,大部分馆员只有计划供应的那点副食品。这一切让平海澜等文史馆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要向每位馆员供给肉蛋,恐非文史馆力所能及。此时,平海澜馆长他们突然想到了豆腐。豆腐是中国传统美食,营养丰富,软滑爽口,最适宜老者食用;且较之肉蛋,解决馆员的豆腐供应问题,难度亦少却许多。

  于是,经与市第二商业局商洽后,文史馆决定自1961年1月起,向家住市区的馆员每人每月照顾供应3斤豆腐。考虑到不少馆员行动不便及存放的不便,这些豆腐可由馆员或其家属前往居住地所在的菜场每月分三次购买,也可委托菜场送货上门。

  为了周全起见,文史馆专门编印了一份豆腐供应名单。翻开这份印制于1960年12月31日的名单,袁希洛、钱化佛、王个簃、丁悚、朱屺瞻等耆年硕学之士均名列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李青崖、陶菊隐虽身居副馆长,却也与馆员们的待遇相同。由此可见,文史馆对于馆员的关怀照顾乃是一视同仁,并无二致。

  尽管市第二商业局在1960年12月召开的各区商业局长联席会议上就把向文史馆馆员增量供应豆腐的工作布置了下去,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少许麻烦。比如,有的馆员1月份买到了特供的豆腐,但到2月份却被菜场告知因未继续接到上级通知而暂停供应;同住在泰安路120弄的馆员张佩芳和徐善祥,前者每月都顺利购得当地菜场送来的豆腐,而后者从1961年1月开始就未见菜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询问菜场管理人员之后,得到的答复同样也是没有接到上级的通知。更有甚者,住在淮海中路周边区域的29位馆员一直未享受过这一特殊照顾。有鉴于此,市文史馆多次与市第二商业局业务二处联系,并提出发放临时购买证或在馆员的副食品供应卡上加盖“每旬加购豆制品一角”字样等建议。商业二局方面对此亦高度重视,于1961年4月17日发出《关于对文史馆馆员照顾供应豆腐的通知》,进一步重申了对市文史馆馆员每人每月照顾供应豆腐的政策。各区副食品公司随即着手对辖区内的相关菜场进行排摸核实。那些过去对照顾政策敷衍了事的菜场也纷纷派人主动登门,与馆员取得联系。自那以后,馆员们都按时足量地购买到特供的豆腐。每当增聘新馆员后,文史馆还会将其姓名与住址及时抄送商业二局,一并加入专供系统。

  这则有关豆腐的掌故,细细品来,令人回味隽永。小小豆腐,传递的却是党和政府敬老崇文、尊贤尚德的一番浓情厚意。

  捐献给国家,是《百桃图》的最好归宿,明请看本栏。

  十日谈

  文史馆春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神十飞天会天宫特别报道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诗意居住/新民旅游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说起赛珍珠
写出我在这个时代的百感交集
低调的金牌编剧
端午诗三首
如日之升
小小豆腐,情深意浓
一例胜千言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小小豆腐,情深意浓 2013-06-11 2 2013年06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