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正式启动的中国-瑞士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终于在2013年7月6日这一天结出硕果,两国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国与瑞士的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我国同欧洲地区国家的第二个自由贸易区协定。
瑞士位于欧洲中部,风景秀丽,经济发达,尤其以钟表制造业享誉世界,2012年瑞士人均GDP约合79867美元。
瑞士是我国在欧洲市场的重要贸易伙伴。2012年,我国同瑞士的双边贸易占到我国进出口总额的0.68%,我国从瑞士的进口远大于我国对瑞士的出口。瑞士向中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高科技机械、药物、化学制品、精密仪器及钟表。
推动中国-瑞士进一步加强双边经济合作与贸易,是一个双赢的协定。在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错综复杂、存有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瑞均存在推动经济增长的问题,而对外贸易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由于中方99.7%、瑞方84.2%税则以下的商品将纳入零关税的范围,因此随着中瑞自贸协定的实施,对于双方都具有明显扩大出口的重大实际意义。
自贸协定有利于双方比较优势的发挥,也使各自产品生产成本获得下降的机遇。例如我国对瑞士农产品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是“食用蔬菜、根及块茎”和“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瑞士对华农产品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糖及糖食”、“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的制品、糕饼点心”、“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和“可可及可可制品”。这意味着在中瑞自贸协定生效后,我们将可以在本地市场上见到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原产于瑞士的产品,例如巧克力。手表是瑞士传统的优势产品,长期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但在中国市场上主要占据高端市场。从降税角度看,这些高端手表属于分阶段逐步下降的范畴。
自贸协定为中国在更广泛的范围里同贸易伙伴组建自由贸易区提供了经验。中瑞自贸协定除最重要的货物贸易自由化以外,还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电子商务、贸易和投资促进等方面的内容。这意味着,我们在国内可以享受到来自瑞士的银行服务、保险服务,还可以享受到来自瑞士的专业咨询服务。
中瑞双边自贸协定的签署,向世界表明合作是共赢的基础。中国与欧洲地区历来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也存在不少贸易争端。从未来发展趋势观察,只有合作才能趋利避害。因此,中瑞自贸协定的订立,也将为其他欧洲国家包括欧盟同中国加强经贸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