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宫廷贵人府第才有
碗莲是一种微形荷花,顾名思义,是指可在碗里栽培的小株形荷花品种群的总称。“碗莲”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40年代苏州卢文炳所著《莳荷一得·君子吟》,注曰:“钵莲,亦名碗莲。”明清时期,江南一带盆栽荷花兴盛,明代高谦《遵生八笺》、清代沈浮《浮生六记》,杨钟宝《缸荷谱》等分别载有“高不盈尺”、“花大着钱”或“花如脂盒”、“藕才指大”的微型荷花。可见,碗莲的出现,理应在明代,发展在清代。但当时十余品种,今日培育的碗莲品种近百个。《中国荷花品种图志》这样描述碗莲:在口径26厘米以内的花盆中能正常开花,同时必须具备以下四项“指标”,一是花朵小,花朵直径一般不超过12厘米;二是叶子矮,立叶平均高度不超过33厘米;三是叶片小,立叶叶片的平均直径不超过24厘米;四是容器精,不同规格的容器对碗莲栽培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一般碗莲需种植在釉盆、瓷盆、紫砂盆等不易渗水的容器,一般选用口径20—25厘米、深15—20厘米的容器最合适。
碗莲原产于江苏,以苏州所产最为著名,我国古籍中多有记载。其他还有扬州等地也产。封建时代碗莲为数极少,只有宫廷、达官贵人的府第及高级寺院才有。
娇小玲珑风姿绰约惹人爱
碗莲的花朵仅有5厘米左右,娇小玲珑,风姿绰约,一般在其花繁叶茂时加以修剪,使之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再在碗内摆布小山、航船、小桥、鸡鸭等类的小品,能构成令人神往的意境,极富雅趣。首届上海荷花展,展出的碗莲有10多个品种,最具看点的当数碗莲“五朵金花”——
红霞: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于1980年育成,为中小株型少瓣类荷花品种,着花十分繁密,单缸可开花18朵,花蕾为桃形,紫红色,花径12厘米左右,花瓣瓣数为20枚左右,花态呈碗状,花色为淡紫色。
厦门碗莲:1980年在厦门育成,为中小株型少瓣类荷花品种。着花密度较为繁密,单盆开花达10朵,花蕾为长桃形,绿色,尖端红色,花态杯状,花色为白色,初开时尖端微红,花径为8厘米左右,瓣数15枚左右,花小而繁密,极易开花。
菊钵: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于1982年育成,从混合播种苗中选得。为中小株型重瓣类荷花品种,着花较繁密,单盆开花3朵,花蕾桃形,玫瑰红色,花径为11厘米左右,瓣数70枚左右,花态呈碗状,花色为极淡至淡堇紫色,花态似菊花,故命名。
玫园秀色:武汉市东湖花卉盆景研究所于1986年育成,为中小株型半重瓣类荷花品种,着花密度繁密,单缸可开花22朵,花蕾为长桃形,玫瑰紫色,花径13厘米左右,瓣数25枚左右,花态呈碗状,花色为淡堇紫色,花姿端雅,颜色艳丽,着花繁多。
风华正茂:武汉市东湖花卉盆景研究所于1986年育成,为中小株型重瓣类荷花品种,周华密度繁密,单杠开花16朵,花蕾圆桃形,玫瑰红色,花径13厘米左右,花瓣瓣数88枚左右,花态呈碗状,花色为极淡至淡堇紫色,花托为绿色。雄蕊瓣花瓣之尖端常显淡黄绿色,雌蕊瓣花瓣为黄绿色,尖端玫瑰红色,十分优雅。沈敏岚 孙佳 文 周馨 摄
相关链接
碗莲栽植要点
栽培碗莲要比一般的塘栽、缸栽荷花复杂许多,一般采用分藕法,选择顶芽、腰芽和尾芽完整无缺的藕,栽种前在碗底铺约4厘米的培养土,然后沿碗壁将种藕顶芽斜下30度放置,现逐层填土,做到“藏头露尾”,栽后浇少量水,把碗泥调和成稀糊状,稳定种藕位置,并随小叶的生长加深水层。二是要过“日晒关”。
碗莲的生长既离不开充足的阳光,需要放置在光线较好的地方进行养护,但是中午却又要避开烈日的直射,所以种碗莲要掌握好“日晒”度。
为延长碗莲花期,一般用一粒梅核大小的饼屑作追肥,饼屑要小心翼翼地塞入碗中央的泥中,尽量防止伤根。同时施肥还要适量,适时。夏季气温高,碗莲容易失水,每天的加水量为1—2次,水温也要与碗内的温度保持一致,如遇下雨要及时倒掉碗内多余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