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医专护”不接触其他病人
20日,一例河北省赴京就诊患者在北京朝阳医院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来自河北省廊坊市,女,61岁,7月10日患者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13日就诊于廊坊市某社区医院,14日就诊于中国管道局廊坊总医院,诊断为重症肺炎,对症治疗后无好转。患者于7月18日转诊至北京市朝阳医院。7月20日,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检测结果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经北京市专家组对该病例进行会诊,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
张某住在位于朝阳医院B楼病房楼13层的呼吸危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病房外有保安看守。在隔离区内,医务人员穿着隔离衣,戴着口罩。据介绍,患者来医院之后第一时间即被送往单间负压病房隔离治疗。现负责治疗、护理张某的医生、护士都是“专医专护”,也就是专门为她治疗,不再接触其他病人。
目前,河北、北京两地疾控部门已发现并监测了30名密切接触者,除两名密切接触者因晚期癌症死亡外,其余28人目前无异常。
患者常去的农贸市场检出病毒
昨日,廊坊市召开新闻通报会称,在患者常去的廊坊市安次区麦洼综合农贸市场发现H7N9病毒阳性样本,来源于市场禽类交易摊点的污水中。这个农贸市场就在张某家附近500米处,患者于6月30日至7月9日每日都会来这里买菜。
廊坊市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级应急响应,采取严格防控措施控制疫情发展。
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人传人证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科研团队最新研究表明,H7N9病毒对禽类无致病力,但该病毒侵入人体发生突变后,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与水平传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从而揭示了H7N9病毒存在较大人间大流行的风险。相关研究论文7月1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
科学家发现,从禽体中分离的H7N9病毒和从人体中分离的H7N9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尽管有些病毒仍然保持着识别禽类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的能力,但所有从禽体和人体中分离的病毒都具有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的能力。这正是H7N9病毒容易感染人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员利用与人类传播情况相近的雪貂,测试了2株禽体H7N9分离病毒和3株人体H7N9分离病毒的传播能力。结果证明,3株人体分离病毒在雪貂中的复制能力明显强于2株禽体分离病毒。对这5株H7N9分离病毒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测试发现,其中1株禽体分离病毒和所有3株人体分离病毒在雪貂中均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且1株人体分离病毒传播效率最高。这说明,人体的H7N9病毒可经飞沫在雪貂中高效传播。
这是否意味着H7N9将大范围传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一般来说,实验室的研究不等于是流行病,不能画等号,人类传染必须要有流行病的资料才能够证实。流行病这个情况,比如出现疫情,出现具体性的发生,靠近人的家庭,人传人才算。这个报道在科学杂志发表,就是有这个可能性。但是从2月份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人传人的证据,“所以我想实验室的工作给我们提出一个注意,敲响一个警钟,但是要得到证据,恐怕还是要通过流行病学的证据。”(王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