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之后,淮海中路街道在2009年被正式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上周又通过了国家安全社区专家复评,再次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一个安全社区,具有怎样的特征,我们不妨从“三个窗口”来透视“幸福淮海”———一个安全社区的日常风貌。
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地域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辖区内坐落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大”会址纪念馆、百年历史的淮海中路商业街和上海时尚地标“新天地”。
辖区内共有20个居委会,既有高级涉外小区,也有成片的老城厢石库门和二级以下旧式里弄。截至2012年底,社区居民总户籍数29533户、95779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7756人,占总人口数的28.98%;14岁以下儿童青少年6878人,占总人口数的7.18%;残疾人3422人,占总人口数的3.57%。常住人口56937人,流动人口15630人,外籍人口2150人。
“地段医院”看病不贵不难防病有一套
虽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名字已经叫了好几年,但居民说起新中心,依然喜欢用老名字“地段医院”。居民们觉得在“地段医院”看病不贵也不难,而且,防病也有一套。
没错,“幸福淮海”安全社区建设,第一要务正是要做好医疗保障。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一级甲等医院,与淮海中路商业街和新天地时尚街区毗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业务用房3680平方米。中心开设门诊全科诊室、中医、预防保健、医技科、补液室以及两个病区共56张床位,以全科团队形式承担着全街道居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实施了免除挂号费、诊疗费、药品零差率。优惠的价格,是吸引居民小病到社区医院的一个原因;舒适的环境,也是居民乐意在家门口就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经历过三甲医院的“人山人海”,居民就更加庆幸“地段医院”的宽松舒适。
在治小病之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另一个重要职能还在于防病。截至2011年底,淮海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常住居民已建立健康档案42963人,建档率74.85%。
中心通过公安部门获得2011年度辖区内应建证0-6岁儿童数信息,登记建卡人数2278人,建证率为100%。为提高接种率和及时率,中心通过电脑查询、接种预约、电话通知等方式向家长提醒,2011年度辖区内一类疫苗0-6岁儿童应接种数9665剂次,实际接种9497剂次,全程接种人数4495人,接种率98.26%。
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均按照区疾控中心要求,做好传染病报告与网络传染病管理。2011年度中心登记传染病病人4例,及时准确报告4例,报告及时率为100%,完整率100%,报告准确率100%,无滥报、迟报、漏报现象。2011年度协助疾控中心开展结核病督导管理24人,完成督导123人次;无艾滋病病人管理,但对辖区内11个高危场所进行干预管理,干预人数25人。中心还制定了详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流程,严格按照信息报告规范进行报告。
总之,卫生服务要融入社区,就要提供近距离、高效率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居民需要提供上门服务、家庭诊疗、护理及家庭病床服务;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连续的跟踪随访;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开展各类疾病筛查,对发现的高危人群及就医患者的病情按轻重分类,进行分类干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努力实现的一个目标就是: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银发无忧老城厢里居家安全
老城厢里,老人多。截至2012年底,淮海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27756人,占总人口数的28.98%,超过上海老年人口比例近4个百分点。一个安全社区,如果不能实现“银发无忧”,老城厢如何实现“居家安全”?
老年问题和公共健康调研显示,在所有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事故中,意外跌倒和坠落居首位。为此,预防老年人意外跌倒坠落,深化老年人安全干预,就成为淮海安全社区的重要项目。
5年来,街道每年投入100万元资金,累计在121幢房屋的公共楼道安装扶手,对40条破损道路进行整修,为23条弄堂安装路灯。为20户70岁以上、居住条件较差的低保困难老年家庭实施“适老型”住房安全改造,为2000余户居住在二级旧里的老年家庭安装抽水马桶,向300余名社区孤老、独居老人赠送防滑垫,千方百计降低老年人跌倒概率。
同时,街道深化居家养老工程,以老年人日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送餐服务、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每天为80岁以上独居、困难老年人提供免费家政服务1小时,年均受益近1200人;每天从区老年配餐中心定做310份的午餐,由街道组织专人送到老人手中。每年冬季,街道为200余名家中无淋浴设备的孤老、独居老人提供免费助浴服务,由小区助老员陪同老人到指定浴室沐浴。
街道坚持“老伙伴”计划、“银发无忧”工程等品牌活动,招募172名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结对服务,每两天一个问候电话,每周一次上门服务。依托85个“邻里点”为老年人拓展活动空间,吸引近1000名老人参加,开展心理干预,筑牢安全防线。
老人们大多居住在老城厢,街道内70%左右的房屋均为砖木结构的二级旧里、消防隐患较多,消防安全,尤为重要。如何才能降低火灾发生率,提高逃生成功率?街道在二级旧里尝试建立小型灭火点,为公共厨房、公共走道等公共部位配置小型灭火器4000只,计划到2013年底增至6000只,覆盖50%的二级旧里;在20个居委会设立消防工作站,每季度对灭火器进行检查维护;每年投入资金100多万元,5年内共在二级旧里完成公用厨房改造133处,安装消防喷淋509幢。
嵩山消防站就在淮海街道,街道依托消防站,积极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基地,每月第一个周五对外开放,全年共接待市民1500余人次;定期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和灭火逃生演练,居民对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的参与度已由2009年的43.7%提高到2012年的75.5%。
妈咪小屋打造人文关怀软环境
从十几平方米到30多平方米不等,窗帘、冰箱、座椅,一应俱全———“妈咪小屋”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标准化设计。年轻的白领妈妈就在小屋里为孩子备奶。有了小屋,妈妈们省去了在洗手间备奶的尴尬,也省去了午休时间在单位和家之间的奔波劳累。
今年,淮海街道辖区内的商务楼宇一下子有了7个“妈咪小屋”。街道、工会、楼宇物业公司一道发起“妈咪小屋”的创意,由物业提供场地,街道筹集小屋内必备的冰箱、座椅、窗帘……“妈咪小屋”正是健康楼宇的一项重要内容,毕竟,在一个安全社区,不能没有为女性白领健康和哺乳权益提供贴心服务的“软环境”。
事实上,淮海街道辖区是黄浦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区域经济以商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总部经济”的特征明显。
淮海中路沿线矗立着28幢高档商务楼宇,包括索尼、佳能、富士施乐、理光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或分支机构。淮海中路集聚了十多家世界一线品牌旗舰店,如国内最大的路易·威登环球专卖店、国内首家杰尼亚全球概念店、大陆首家寇驰旗舰店、上海第一家苹果旗舰店以及卡地亚、蒂芙妮旗舰店等。社区内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广发证券西藏南路营业部、中信证券淮海中路营业部等证券公司营业部6家,汇丰银行香港广场支行、花旗银行新天地支行等金融分支机构40余家。
作为东道主,幸福淮海建设安全社区,如何为楼宇白领服务,让白领健康快乐地融入社区生活?
2006年,淮海街道在全市首次发起了“楼宇运动会”,2000多名白领参与。经历了第一楼宇运动会之后,街道发现,仅仅是政府发动,楼宇企业被动参与,还不够;应该让运动健身成为白领们的自发要求。于是,街道几位热心体育运动的企业负责人发起了“白领淮海楼宇体育俱乐部”,然后俱乐部又发展成社会组织“淮海楼宇体育促进会”,很专业地策划促进“健康楼宇”的各类活动。
一个有趣的变化是,几年当中,原本对楼宇运动会不大积极的各个物业公司也变得热心起来。
原来,物业公司发现,要想在楼宇经济中获得长足发展,物业公司也必须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单单会做保洁保安,恐怕难以胜任未来发展。于是,物业公司也成为“健康楼宇”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筹建7个“妈咪小屋”的创意一经街道提出,楼宇物业公司就很乐意拿出场地,为“白领妈妈”送出这份“健康礼包”。
(除署名外,其余图片由淮海中路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