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三庚印举》前言
袁慧敏
  袁慧敏

  徐三庚是晚清海派篆刻的代表人物。他的篆刻艺术在当今越来越受到重视,备受青睐。

  为什么说徐三庚是晚清海派篆刻的代表人物?第一,在近代篆刻史上,徐三庚是一位求古尚变、勇于创新并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家,与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胡菊邻齐名。徐三庚从一八五八年(戊午)三十三岁的时候,背井离乡来到了上海,并把上海作为创作及鬻艺的根据地,直至晚年。如果说上海这个大码头为徐三庚的篆刻艺术的展现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则徐三庚以个人的才华、魅力,也为海派篆刻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光彩。第二,徐三庚的篆刻,合浙皖两派而自成一家,有“吴带当风”之美誉。其篆法婀娜多姿,飘逸俊秀,章法大疏大密,穿插自如,用刀爽利生辣,冲切合一。他的印风,对清末民初的印坛影响巨大,吴昌硕、黄士陵、钟以敬、赵叔孺、童大年、谢磊明、韩登安等篆刻大家的早期印风,无一不受到徐氏的浸染、借鉴。印谱中有一方“胡钁印信长寿”印,是徐三庚与胡菊邻两人的合作之印,由徐三庚布篆、落款,菊邻镌刻而成。胡菊邻比徐三庚年轻十五岁,从此印推测,胡菊邻恐求教于徐三庚,有师生之谊。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之一叶品三曾在《广印人传》中说:徐三庚“近时篆刻家多宗之”,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第三,徐三庚在一八七七年(丁丑)五十二岁的时候,曾应召抵达北京,为和硕恭亲王谨刻“和硕恭亲王”印章,这是清宫皇室对徐三庚的直接赏识与喜爱。除此之外,徐三庚的印风对日本影响很大,并得到广泛传播。日本篆刻家圆山大迂、秋山白巖分别于一八七八、一八八六年慕名来沪拜师徐三庚,成为印坛佳话。

  徐三庚(一八二六—一八九○),浙江上虞人,字袖海,一作褎海,号辛谷、金罍、井罍,别署荐未道士、金罍野逸、诜郭、金罍道士、金罍道人、余粮生、大横,六十后自署翯嘫散人。书斋名似鱼室、沤寄室。徐三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巨匠,善书法、篆刻,又擅竹刻、制壶,富收藏,精鉴别。与金石收藏家沈树镛、吴云、杨守敬、岑仲陶、龚心钊、孙憙友善,过从甚密。生前辑有《似鱼室印蜕》。后有吴石潜的《金罍道人印存》、有正书局的《金罍山民手刻印存》、张鲁盦的《金罍印摭》等行世。

  本印谱所采用的原钤印蜕,是童师晏方宝爱的王秀仁集《袖海印存》、汪黎特社兄珍藏的柴之英集《徐三庚印谱》及由我经手鉴定的西泠印社、朵云轩拍卖的精品,不少作品为首次发表,弥足珍贵,对传承徐三庚印风、研究海派篆刻、传播印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周刊
   第B06版: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萤火虫
秋林叠泉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徐三庚印举》前言
“两全其美”
“无”是人间大道
十年攻关为“运十”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徐三庚印举》前言 2013-08-28 2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