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不留神就进入了老龄社会一样,忽然已经来到汽车社会。
说“一不留神”和“忽然”,是想说我们完全没有做好准备。汽车社会忽然“降临”,带来的问题,最显著的是行车难和停车难。
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在北京,正在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在上海,政协委员呼吁推行错时停车。
对于收取拥堵费,有赞有弹。批评者担心“城市公共道路资源变成高收入者和公车的‘VIP区域’”,因为他们都不在乎交付那些拥堵费。对此,决策者需认真考虑。
错时停车的办法,也早有人提出来,一直难以推行,阻力在哪里?管理部门也要深入调查弄清楚。
解决问题不易,好在,比我们更早进入汽车社会的发达国家有的是,他们的成功经验,不妨“拿来”。
汽车社会带来的问题,除了拥堵之外,还有污染。受拥堵和污染两大问题困扰和伤害的,不仅是有车一族,而是所有市民。如何兼顾各阶层市民的利益,正是问题的复杂之处。但问题再复杂,也不能回避,必须直面。
(相关报道见A3版·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