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全运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运花絮
厉苒苒 陶邢莹
  冰雹砸漏演播厅

  昨天下午,沈阳发布了“冰雹橙色预警”,恶劣天气甚至影响到了全运会转播。当天晚上,在央视体育新闻播出之前,著名主持人张斌在直播节目中透露,冰雹把央视的户外演播厅给砸漏了。而在网络上,还有不少沈阳网友晒出了冰雹照片,图中可见冰雹粒已能堆积成小丘。有人打趣:“直接拿个碗放窗外,加一勺绿豆,不一会儿就能吃绿豆刨冰了!”

  全运会八朝元老

  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协会会长吕会民是全运会的“八朝元老”,从197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全运会开始,这已经是他跑的第八届全运会了。

  1983年,到上海采访第五届全运会,为了采访方便,他申请到了一项特殊待遇:将报社刚进口的一辆崭新铃木摩托车运到了上海。他回忆道:“那估计是第一次有人骑着摩托跑来报道全运。”在各个比赛场馆间穿梭往返,他飘逸潇洒的模样着实引来不少同行的艳羡目光。忙里偷闲,他还参加首都体育记者足球队与上海元老队的友谊赛。按照吕会民的话说:“我们那时候参与全运的积极性,可比现在的小年轻们高多了。在运动中寻找报道灵感,这才是真正的全民参与,全民运动。” 

  橄榄球赛洋面孔

  看似最野蛮的运动,其实是最洋气的运动,说的正是本届全运会的全新项目——七人制橄榄球。

  这里有不少金发碧眼的运动员,他们可不是外援。在中国香港,只要居住满7年即可获得居住证和身份证,这些洋面孔听说全运会举办橄榄球比赛,纷纷踊跃加入。此外,还有一些是漂亮的混血儿,选择了中国国籍。

  这里有不少特警,他们可不是来执行任务的。原来,香港男队的帅哥,多数是特警出身,甫一亮相,有点像是香港警匪片的味道。

  特派记者 厉苒苒 陶邢莹 

  (本报沈阳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市场之窗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夜光杯
   第A32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昔日烂菜地 今朝聚宝盆
全运花絮
品牌
体彩公告
体育是否该多些温情
新民晚报全运会特别报道A21全运花絮 2013-09-03 2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