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停车问题多
民进成员孙培初是小区业委会主任,近年来,为了小区停车问题,他已焦头烂额。几年前,业委会贴出告示:本小区车位已满,请有购车意向业主三思而后行。然而,小区私车数量依然节节攀升。没有固定车位的业主,便将私车停在小区外的马路上。由于道路上没划停车位,没过多久,这些车辆就被贴了罚单。
在业主的强烈呼吁下,业委会与交管部门交涉,由于这条马路平时车流量较小,车辆占道停放对交通影响不大,后者最终默许了居民的夜间停放。“小区对面的商业广场即将开业,这儿的交通会越来越繁忙,那时交警肯定会限制夜间停车行为。我们现在只能停一天算一天了。”孙培初说。
类似需求的小区,本市还有很多。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续向主管部门提出,将部分马路在规定时段内辟为停车场。对此市公安局表示,夜间道路停车面临多种问题,比如无人管理,容易引发涉车案件;在繁忙路段,车辆如果白天没有及时驶离,容易影响交通。
错时停车难协调
开放道路夜间停车难,实行错时停车也非易事。
按最初设想,实施错时停车后,白天小区居民开车上班,单位员工把车停到小区来;晚上,单位员工下班,小区居民把车停到单位,大家共享利用停车资源。
但如果外来车辆过了时限没开走,该怎么办?出于这种担忧,不少地方都不愿开放错时停车。据九三学社徐汇区委调研,在本市中心城区的72个小区中,到周边单位停车的只有13家,允许周边单位进来停车的只有19家。
此外,双方在停车价格上也无法达成一致。“我们小区是露天车位,价格是一个月150元,对面的商业中心是地下车位,价格比我们贵好几倍,业主希望价位优惠些,对方为了保证管理成本不亏,坚持不肯降价,最终没有协调成功。”孙培初说。
对此,有政协委员提出,企业顾虑成本问题实属正常,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依靠国家财政支撑,理应承担社会责任,对外开放停车场所。“很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以没有上级批文为由,或以其他区县没有先例可循为由,对停车的事能推则推。这种事做好了无利可图,没做好惹祸上身,没人愿意出头。”
自建车库困难大
除了夜间停放、错位停放,利用已有空间,建造更多停车设施的做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困难重重。九三学社徐汇区委发现,10%的被调查小区呼吁建造立体车库,由于物业公司无法筹足资金,只能呼吁政府给予关注和投入。
致公党党员方宇清表示,在小区建造立体车库,要么由开发商出资,要么动用小区维修资金。然而,不少老式小区维修资金有限,用于维修水泵、电梯等必要设备尚嫌不足,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建造车库。况且,即使小区维修资金充裕,也需业主表决通过后方能使用,可以想见,已有车位和没有购车的业主,必然不会答应。
九三学社徐汇区委建议,可以尝试利用部分旧改地块、厂房,或在新建居住小区时,规划辟建场地,建设可容纳几百或上千车位的大型停车库,通过整合共享停车资源,集中解决多个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大规模停车库有利降低成本,再适当降低费用,肯定会得到认可和欢迎。”
通讯员 刘子烨 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