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汉字不该丢了拼音“拐杖”
  按教育部要求,基础教育领域将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列出的3500个常用汉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标准,按学段合理安排教学。

  然而,在日常的义务教育教学中,将3500个字完全下移至小学甚至更低年级的做法比较普遍。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强调,照理小学、初中和高中都该有识字、写字的要求,但到了中学后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对识字教学变得不那么重视。“小学里每学一个生字,都要求学生认真抄写几遍,这是学写汉字、巩固汉字必需的过程,但到了初中,抄写生字的练习几乎不存在了,到高中更会觉得这是‘小儿科’,就很难达到长久不忘、提笔就能写的效果。”

  陆继椿曾主编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他认为现在小学强调的“识写分离”有其合理性,有些难写的汉字只要先认识或能借助字典查拼音读出即可,慢慢从会读发展成会写。但问题是,现在小学里对拼音教学的重视弱化,以前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文,遇到不会写的汉字时,允许他们用拼音代替,而且许多供孩子阅读的课文都是汉字与拼音对照。“有了拼音这个‘拐杖’,学习汉字就会容易许多。所以,让一年级的孩子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比多识几个汉字要事半功倍。”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市场之窗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夜光杯
   第A32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小学何必急着学完常用汉字?
学汉字不该丢了拼音“拐杖”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6学汉字不该丢了拼音“拐杖” 2013-09-03 2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