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生于唐朝中叶。当时早婚盛行,白居易少年立志,日夜苦读,对终身大事很少考虑。当爱情来临时,已三十六七岁了。当年,奢靡之风正盛。白居易燕尔新婚之际,正是他显贵荣华之时,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赠内诗》,表达了愿与妻子白头偕老的忠贞笃实的爱情:“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生活准则:不求“锦绣文”,“庶保贫与素”,“清白遗子孙”。婚后的第十个年头,诗人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受到沉重打击,被贬为江州司马,往日的显赫荣华烟消云散,生活变得清苦拮据。他为自己白发无为而慨叹,更为妻子随自己受苦而添愁。他在《赠内子》的小诗中写道:“暗澹屏帏故,凄凉枕席秋。贫中有等级,犹胜嫁黔娄。”个人的忧怨渐渐散去,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却时时萦绕心中。诗人在这种境遇中,还劝诫妻子要想到那些比自己更苦的人——正因有了如此情怀,才有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样的感人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