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旧说扬州
曾敏之
  曾敏之

  最近看到有人写的一篇文章,引唐代诗人张祜《游淮南》的诗:

  十里长街市井连 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老 禅智山光好墓田

  引诗之后,大赞人生只合老死扬州,并考证古今赞死于扬州,取得葬墓于扬州的福气、幸运。

  读了之后,不禁慨叹“人心不古”,健忘可哀。应知道扬州还有著名的墓地。

  不错,扬州是风光绮丽、文物荟萃之区。“二十四桥明月夜”,传有“玉人吹箫”的风流遗韵。但是扬州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染有血迹斑斑的残酷史迹,那就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历史证明,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之后,清兵攻掠江南的暴行,对扬州大举破坏屠杀,达十日之久。当时的抗清英雄史可法因大势已去,孤军力竭,以身殉国。后人为纪念他的壮烈事迹,特于扬州城北沿河之梅花岭畔修建了衣冠冢、史公祠。

  多年前,我曾游江南,到扬州,虔诚参拜了史公祠。

  史公祠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是衣冠冢,西是祀祠。史公墓前,有银杏树,墓后有梅花岭、有晴雪轩,又称遗墨轩。墙上嵌有史可法的“国画”与家书数封,充分表现了他的民族大义及壮烈牺牲的决心。为了更好地纪念史可法,又设置了“史可法纪念馆”,里面收集有关他的史料,郭沫若撰写了“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的楹联。扬州当代国画家李亚如也写了“时局类残棋,扬柳城边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的楹联。两副楹联都表彰了史可法的凛然正气。另有张尔盖写的“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很有感染力,当年我也不胜徘徊感念。

  史可法有书法,我曾藏有他撰写的一副对联——

  煮酒纵观廿四史

  焚香静对十三经

  书法遒劲,悬于书室,欣赏吟味。遗憾的是对联已于“文革”期间失去了,在“史可法纪念馆”看到拓印的这副对联,令我感旧伤怀。

  对扬州,怀史抒情的词人姜夔,在他写的《扬州慢》曾有这样的回顾——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淮扬,夜雪初霁,荞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在姜夔笔下,有“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如谈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词人所抒写的,正是“扬州十日”的历史片断。

  史可法与扬州,史书记载他督师扬州抵抗清兵,英勇善战。清多尔衮曾致书劝降,史可法坚决拒绝,清兵围扬州,他动员军民,身先士卒,屡次击退清兵,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被俘就义。

  谈扬州,不应忘记民族的灾难,史可法英勇死于扬州,他的墓地才是具有千秋不泯的价值,与那些只为个人寻求幸运、后福的“人生只合扬州死”的私欲相距天壤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广告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目击
   第07版:特稿
   第08版:上海郊区生态文明行
   第09版:中国新闻
   第10版:国际新闻
   第11版:广告
   第12版:读者之声
   第13版:文娱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体育新闻
   第16版:广告
   第17版:新民环球
   第18版:经济/新民环球
   第19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20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21版:夜光杯
   第22版:夜光杯
   第23版:连载
   第24版:广告
鲜为人知的技术
怀旧说扬州
两岸相见欢
月光无痕
莲相(现代水墨画)
看见我自己
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新民晚报夜光杯21怀旧说扬州 2013-10-03 2 2013年10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