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南海共同开发
李克强此次行程中,有关南海共同开发的议题几乎贯穿始终。在第一站文莱,两国政府就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加强海上合作,推动共同开发。对此,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认为,中国和文莱之间有关南海共同开发的进展,将对中国政府历来倡导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起到引领作用。吴士存说:“中国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文两国油气公司一步到位在南沙地区进行油气开发,这是第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表明在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上可以通过共同开发来加强合作、管控危机,也表明中国和有关争议国已经建立起政治互信。”
在最后一站越南,李克强力克南海问题对中越关系发展的羁绊,以实际成果破解两国间唯一历史遗留问题——中越双方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吴士存认为:“中越成立联合工作组解决南海问题,再次向国际社会昭示南海问题是中国和有关争议国之间的问题,区域外国家、非争议国没必要介入。如果中越能够探索出一条通过双边途径解决南海争议的道路,将为中国和其他国家解决南海争议创造有利条件并积累经验。”
高铁领域重要合作
访问泰国期间,李克强亲自向泰国总理英拉介绍中国高铁技术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中泰双方发布的远景规划中更是明确写入,中国愿意参与泰国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泰国表示欢迎。毋庸置疑,互联互通尤其是高铁领域合作将成为深化中泰合作和友谊的新亮点。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张九桓说:“中国和东盟要打造钻石十年,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互联互通,其中高铁互联互通是一个重要方面。中泰高铁合作不仅对中泰之间,而且对中国和东盟之间互联互通以及各个领域合作都会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
短短7天里,李克强以务实高效的风格给此次东南亚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认为,展示诚意和力求务实是李克强此访的显著特点:“李克强这次访问非常有诚意,非常务实,不回避问题。对南海问题能够积极应对,坦诚交换意见,谋求各方立场取得最大公约数。和东盟国家在不同程度、不同领域进行了务实合作的磋商,而且达成了一些重大项目的积极合作意向和共识。这些都是访问中的亮点,会对未来中国和这些国家以及中国和东盟整体关系发展产生影响。”
美国媒体积极评价
美国媒体近日纷纷报道和评价李克强东南亚之行。
美联社专门报道了李克强在泰国国会的演讲,指出这是十多年来在泰国国会演讲的首位外国领导人,表明中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华尔街日报》对李克强此行进行了多篇报道,认为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闪电战”目的是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政治信任和经贸关系,这一主动出击做法是旨在赢得东盟信任的战略的一部分。
蔡靖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