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本版列表新闻
~~~——记“市教育功臣”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刘宪权
~~~——记“市教育功臣”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刘宪权
~~~——记“市教育功臣”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刘宪权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几十年为本科生上课
开办实验班培育卓越人才
——记“市教育功臣”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刘宪权
易蓉
  新学期开始,华东政法大学刘宪权教授的300人课堂照例又挤满了四五百人,最早的学生凌晨5点就起来去教室门口等开门占座,一个寝室甚至给一学期“排班”轮流去抢座位…… 

  刘宪权教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多年来,他坚持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他主讲的《刑法学》和《金融犯罪研究》是上海市精品课程,领衔的刑法学本科教学团队是上海市级教学团队,他连续15年被华政学生高票选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 

  他坚信,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一定没出路,在本科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时,大学课程不应下降质量,同时要通过增加精英教育的意识和内涵培养卓越法律人才。

  上本科生课是享受

  上世纪80年代,刘宪权毕业后留校开始一边教书一边读研,至今已从教30年。社会、专业、学生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多年以来“危机感”一直伴随着他。课堂教学要不断完善才能跟随时代变迁,他以学科变化为例解释,每年国家都会出台若干新的修正案、新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等等,因此需要不断更新教案。“到今天,我上课时也不是很笃定的,我常常在课后总结,问问自己‘我的课会不会有问题?’生怕有没讲到的地方。” 

  在沪上高校,坚持每年给本科生上课的大教授并不多。刘宪权坦言,除了体力方面的原因外,为本科生上课将面临比研究生更大的评价压力。“学生多了,如果课上得不好,有的教授会觉得脸上无光。”刘宪权说,在华政,每年教师评价在校际、学院内部都会排名,名教授也有低分,教师都感到有很大的压力。然而,这种压力在刘宪权看来却正是一种督促他不断完善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动力。他认为,给本科生上课是一种享受,能弥补研究生上课深度有余系统性不足的问题,而且年轻的本科生也能给教师许多启发。 

  教学质量遥遥领先

  在刘宪权教授的课堂上,他常常将话筒递向学生并不断追问,这种特有的提问式、批判式教学方式,在华政每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估排名中一直遥遥领先。学生对刘教授又敬又爱又怕,他的课精彩风趣,他的研究前沿精彩,但对学生他亲和又严格。刘教授的办公室旁边,有一间供学生们讨论活动的会议室,几乎每周他都会去和学生们聊一聊,问问科研思路,关心关心学生生活。但是,刘教授也经常批评学生,华政的男生基本都知道刘教授常批评男生没有女生用功;他还常常提醒学生不能“只读书,不读报”,因为法学将来要服务社会,法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还不够。 

  在当前本科不断扩招,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大环境中,刘宪权教授在华政开辟了一块实验田——“4+2”本硕连读实验班,培养高质量的卓越法律人才,希望通过“点的突破带动面”。实验班采用小班教育与选课制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育人,培养法学本科生的演讲、资料检索、思辨分析等综合能力。 

  实验班实行淘汰制,去年就有一个学生被淘汰。对于严格的标准,刘宪权态度明确,他认为通常大学学习状态被称作“考试疯人院,平时疗养院”,这对年纪尚轻的本科生来说没有压力,有时甚至会“稀里糊涂”地就“混”过了四年。去年入校的首批实验班学生在大一已经全部通过大学英语4级的考试,通过大学英语6级的达到约97%,这一数字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大二普通班。

  “得经师易,得人师难。”刘宪权教授是一位授业解惑的“经师”,更是一位明德传道的“人师”。他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40余名,硕士研究生170余名,本科生数万名,为我国法治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现已成为各公检法司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学好汉字可不能光靠背字典
坚持几十年为本科生上课 开办实验班培育卓越人才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校园内外B03坚持几十年为本科生上课
开办实验班培育卓越人才
2013-10-16 2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