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家突然听到窗外响起分贝很高的欢快旋律,琢磨着广场舞大妈们在舆论旋涡中为何竟敢如此高调,家里人招呼说:快来看,求婚呢,可以上电视了!凑到窗前一看,后面一幢楼前的广场上鲜花围成一个心的形状,在一辆汽车的照明下,两个年轻人依偎在一起。
见此情景,按照过去微博现在微信的行动指南,我迅速跑回房间拿起相机,咔嚓咔嚓,在几分钟内把这一鲜活的社区新闻上传到“朋友圈”。微友们的回应还是很热烈的,除了“我关心结局是不是‘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今天的雾霾天倒平添一份迷蒙和浪漫”这样的调侃,大部分都表示惊讶和感动。
这种年少轻狂的事,一般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在上海的社区鲜有耳闻。所以今夜的这场求婚秀带给我的惊喜,更多于感动。
在这些年的新闻工作中,我非常愿意去介绍一些特立独行的年轻人,他们做常人难以想象的事,但无论他们多疯狂,他们身上散发的能量是正向的,他们的追求和境界,超过大部分人的认知水平。比如我们报道过两个寒假徒步几百公里回家的男生,他们写网络小说追求作家梦,寻路回乡,是他们体验生活、感受中国的特别方式。今年的几期《新视界》人物专访,都聚焦于那些与众不同、大胆寻梦的年轻人。放弃高薪,全身心投入中国野生动物纪录片制作的年轻导演乔乔;放弃律师职业追求电子竞技精彩人生的祝颂歌;在阳台简易工作室做出爆红动漫《太极鼠之入学考试》的成都小夫妻唐伯卿和曾小兰,等等。
像在微信上表扬这个求婚的小伙子一样,我们在报纸上用很大的篇幅去推介那些有梦想敢闯荡的年轻人,因为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勇气和创新精神,正是当今社会较为稀缺的一种品质。
当我们看到千军万马去争一个公务员的岗位,看到有人不惜花几十万买一个留京的指标,求稳定,求安逸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意识。但在这个只有变革才能进步的时代,国家尤其需要年轻一代以激情和创造力去推动时代的发展。所以,感谢那个和求婚男牵手的女子,她让多少双在窗户后面的眼睛,闪耀出一丝自信和勇气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