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又称菱角,常见的有两角菱、四角菱、四角小白菱、水红菱、野菱。
两角菱又称馄饨菱,壳带乌色,又称乌菱。晚熟品种,秋分至霜降采摘。这种菱优质高产,果形较大,壳较厚,角略弯,脐凹陷,肉厚实丰满,宜熟食,味略甜而糯。
中型四角菱又称小白菱。中熟品种,白露、寒露采摘。壳呈绿白色,菱角胖而短,腹稍隆起,壳薄质坚,含淀粉高,果形中等,宜熟食。产量高,是菱的主要品种,且果形大,壳呈绿白色,肩高隆,菱角平伸挑起,腰角粗壮肥硕,果皮薄,很坚硬,香而有嚼劲,富含淀粉。
四角野菱属中熟品种,叶小密生,耐浅水和瘦地河荡生长。壳呈青白色,体形瘦小,菱角锋利尖如针,菱肉坚硬,宜熟食,很香,有嚼劲。
水红菱也是中熟品种,叶茎、叶柄、菱肉呈水红色,不耐深水,不抗风浪。果形较大,肩角红长平伸,腰角中长,略向下斜垂,很娇嫩,肉含水量高,含淀粉稍少,味甜,宜生食。
小时候出于好奇,跟随父亲到河荡采菱,采菱是用一种木材制作的平底菱桶,长约五市尺、阔约二尺、深约一尺五寸,桶内可坐两人,既稳又安全。父亲用手轻划,前后左右,行动自如,来回于清澈绿水菱盘之间,别有一番情趣。当采了一堆菱用竹篮拎上岸时,我已将五六只嫩红菱入口了,还捧了一堆塞给母亲也尝尝鲜。
水乡人爱吃菱,采摘回的菱除杂、去污、洗净,入锅旺火煮。“气上房,不用尝”,再焖上十五分钟,便可闻到扑鼻喷香的味道,菱就煮熟了,随即起锅。熟菱最好趁热吃,一时吃不了,可放在木桶里加盖保暖慢慢享用。
我吃菱的技术不错,先用臼牙啃腰角撕开壳,再用手剥,保持肉完整,活像一只元宝;或用刀对准菱脐将它一劈两爿,菱肉不费力容易取出。特别野菱坚硬,容易崩损牙齿,孩子犹应谨慎。菱肉很好吃,香、甜、糯兼有,并有一股栗子的香味,百吃不厌。
菱角飘香时节,见卖熟菱的小摊,挑着两只小木桶在街上专拣人气旺盛的地段设摊叫卖,小木桶上还盖着棉布保暖,他们自产自销,三步一摊,五步一贩,摆得满街皆是,香气溢街盈市,招徕行人驻足,掀开棉布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菱角惹人馋涎欲滴,非得买点带回去尝尝鲜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