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题内话~~~
●题内话~~~
●题内话~~~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题内话
“穷”也高傲
黄伟明
  ◆黄伟明

  应该说,大多数艺术家骨子里都有股傲气,因此很多影视作品里塑造的艺术家形象都是受穷一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态度,我觉得,好的艺术展同样应该有态度、有性格。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即使“穷”也掩盖不了骨子里的高傲,在重庆这场“最贫穷”双年展出现后,我不禁在想,这不也吻合我们一直提倡的环境生态概念吗?在艺术展众多,甚至隐隐有泛滥之势的今天,出现这样一个反其道者,正是给了我们一个突破现状的思考机会。

  许多艺展反映平平,很大的原因恐怕还是画展大同小异的模式吧。纵观国内的大型双年展,无不在“拼”,拼规模、拼名家、拼场地、拼国际范……仿佛用来衡量展出好坏、吸引观众入场的就是这些“大规模、高耗费”的作风,大有比比谁后台更硬的“拼爹”之势。再反观今年的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尽管号称着“打造最贫穷”,但却恰好胜在了这份经费短缺带来的朴素上。

  这场双年展打破了观众看展只看“名气”的普遍心理,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心理不能简单归咎于观众自身鉴赏力不足之类的原因,策展方更应该负起责任,弄出让观众更愿意看、愿意留的好艺展。这就需要策展人将艺术展变得吸引人,而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对展览作出更合理的规划,而非简单地依靠名人效应或者几件名作撑场面。尽管2013重庆青年双年展是出于经费不足才会立足打造“最贫穷的双年展”,但正是这样的变通,让我们看到了多年来靠砸钱和拼排场打造艺术展的模式,并非与艺术展生命力成正比的。

  这并不意味着花很多经费精心打造的艺术展就不可取,而是应该给众多年展、双年展、三年展分个类。这次的重庆青年双年展巧妙地打了架上绘画的主打牌,让这场双年展成为了“小家碧玉”;如果是以装置、雕塑等对场地、环境有更高要求的作品为主,或者本身就是一场展品众多的综合大展,那么自然是成为“大家闺秀”更适合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艺展就是要“斤斤计较”
本期导读
“穷”也高傲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B01“穷”也高傲 2013-11-09 2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