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本版列表新闻
正在徐汇滨江举办的西岸2013建筑与艺术展近日成了市民热议的话题:房子还可以这样造?一边是黄黄的木头墙,一边是透透的玻璃壁,这样的三层楼怎么住?水泥厂的大圆仓里还能这样精彩!想勿到,想勿到!大家议论的其实都是当今建筑艺术的崭新话题:城市的衰退与再生。带着这些惊叹与感慨,我们到万里之外的爱尔兰,去看看与西岸热议话题相关的当地建筑师的创作——~~~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在徐汇滨江举办的西岸2013建筑与艺术展近日成了市民热议的话题:房子还可以这样造?一边是黄黄的木头墙,一边是透透的玻璃壁,这样的三层楼怎么住?水泥厂的大圆仓里还能这样精彩!想勿到,想勿到!大家议论的其实都是当今建筑艺术的崭新话题:城市的衰退与再生。带着这些惊叹与感慨,我们到万里之外的爱尔兰,去看看与西岸热议话题相关的当地建筑师的创作——
“斑驳的美感”这样激活
艾米
■ 斑驳的石块成就了这一面背景墙
■ 都柏林,河边古旧的老房子,很优雅
■ 圣殿酒吧区里的巨伞广场,典型的介入式更新艺术
■ 这也是住宅,更像是陈列凡·高名画的画廊
■ 这样的住宅,除了温馨、安稳,还有品位。它也是从旧建筑中长出来的
■ 农场,羊圈?恐怕你想不到,这是巨人之路游客中心
  ◆艾米(爱尔兰访问学者)

  “翡翠岛”上也曾遍布烂尾工程 

  爱尔兰,素有“翡翠岛”之称,岛上遍布古堡、古塔、古城墙,作为爱尔兰最大的城市,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是一个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式都市。横跨丽菲河(Liffey River)的10座桥梁把南北两岸连成一体。城市里没有什么高层建筑,满目皆是乔治王时代的老房子,帕拉迪奥风格楼房、哥特式建筑,欧洲常见的那种;老城区街道上的青色条石磨得发亮,随便一栋屋子都有上百年历史。沿着蜿蜒的小道,到处是几百年的苍虬大树。走在这个传说中有48种绿色的翡翠岛首都老街上,时光一下子慢了下来。 

  爱尔兰也曾经历大拆大建的伤痛。乔治王时代的都柏林曾一度是大英帝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城市。很多都柏林的优秀建筑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然而,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以后,英爱战争和爱尔兰内战摧毁了很多精美的建筑。此外,就像很多拥有无数建筑瑰宝却被忽视和遗忘的其他城市一样,爱尔兰也曾在大拆大建的年代里损毁了很多精美的老建筑,饱受世人诟病。 

  1958年,爱尔兰乔治王建筑协会(Irish Georgian Society)的成立让各地的老建筑得以被系统重视和保存。该组织被誉为“保护爱尔兰遗留的乔治亚风格建筑”的斗士,在他们的努力下,都柏林的蒙乔伊广场(Mountjoy Square,乔伊斯、叶芝等文化名流均曾在其附近居住),包括中世纪意大利著名建筑家帕拉迪奥的卡斯尔敦楼 (Castletown House)在内的著名建筑都得以重焕光彩。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爱尔兰人口迅速向都柏林涌来,这一地区集中了全国大约1/4的人口,其中50%以上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当然充满活力。于是, 城市扩张速度惊人,到处都是脚手架、围栏,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非理性繁荣”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爱尔兰这头“凯尔特虎”被迅速击倒:建筑业处于停顿状态,“市郊和乡村到处是刚完成一半的建筑物,自然界开始报复。” 

  年轻人是这个城市更新的主角 

  在那场危机中,都柏林中心城区的大部分旧建筑的现状非常糟糕,无论其外观还是内部条件都已严重不符合现代使用要求;老码头已经早已不承担航运功能,停下来的码头很快也成了苍苍老者,废弃的仓库和破败的场地可谓满目疮痍。 

  是拆还是更新?代表着市民意志的都柏林议会最先发起了28英亩的圣殿酒吧区改造计划竞赛,时间是1991年。按照原先的计划,这里是要和老城中的许多街巷一样,推倒重来并新建成为公共汽车终点站;现在,不拆了。 

  赢得竞赛的是年轻人,8个小型建筑是事务所联合体“Group91”赢得更新改造的优先权。如今,圣殿酒吧区已经成为了都柏林的一个著名的景点,就像上海的外滩、新天地,这个占地28英亩的狭长地带,紧邻丽菲河南岸,位于著名的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和都柏林城堡(Dublin Castle)之间。街上林立着大小、门类不一的各种艺术地点,爱尔兰风情洋溢在老街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花窗里。这里有一周七天免费演奏的爱尔兰音乐,随处可见的画廊、剧院,设计师们使用各种现代主义的介入手法创造了各种充满活力的新空间:爱尔兰国家图像研究所、电影研究所等等,“这里的艺术氛围太浓了,来这里等于上了一堂免费的艺术课程。”游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而街上游人如织。 

  圣殿酒吧区成功了,爱尔兰人更为大胆地向全世界招标,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旧码头改造计划。其中就有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Valls)设计的塞缪尔·贝克特桥,还有凯文·林奇(Kevin Lynch)设计的都柏林会议中心、丹尼尔·里博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大运河广场剧院。就说塞缪尔·贝克特桥吧,该桥为钢箱梁结构的斜拉桥,跨径123米,横跨丽菲河。奇特的是,这座桥梁可作90°旋转,其形状是非对称的:侧面像一把“竖琴”,斜拉桥钢塔的基础在主航道之外,距离河南岸28米处;钢塔弯向正北方,高出水面46米;25根前索锚固在“竖琴”结构上:桥的样子极为先锋,先锋到超出想象;夜幕下站在桥边,看着灯光中的“竖琴”,人都要醉了。“卡拉特拉瓦将艺术化的结构作为主体的情感表达方式,着重发掘趋向雕塑性的结构艺术,从材料天然性质之中获取灵感,使之与新的美学意象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充满结构理性激发出的灵感。”业内专家如是评价卡拉特拉瓦的作品。 

  由Henning Larsen 建筑哥本哈根工作室设计的“Siansa国家会议中心”是申报爱尔兰都柏林文化设施设计比赛的项目,设计结合了环境和历史的考察,目的不仅是建造一个拥有特殊音响设备的会议中心,更是为公民提供交流场所。一位自学成才的爱尔兰设计师乔瑟夫·瓦尔斯(Joseph Walsh),获得制作室内家具的机会,他将原木切成片,再用模具形成特定的形状,突破了传统木作方法,设计出了各种令人赞叹的曲线家具,用那句广告词“丝般柔滑”来形容,恰恰好,这些家具很唯美。 

  年轻人为何能够站到舞台中央? 

  爱尔兰年轻设计师的名字越来越响亮,冯娜·法雷莉(yvonne Farrell)、谢丽·麦克拉马拉(Selley Mcnamara)、赫尼根·彭(Heneghen Peng)、博益德·科迪(Boyd Cody)、格拉夫顿、奥唐奈等等,他们纷纷走向世界建筑节、走向世界,斩金夺银也渐成家常便饭。 

  爱尔兰的改造更新中,以本土设计师为主的年轻人所起的作用尤为亮眼。为何?爱尔兰皇家建筑师协会的核心作用不可低估。这家协会成立得早,1839年;自负盈亏,政府没有一分钱的拨款;高度自觉,经常组织“建筑-道德实践”之类的讨论,讨论经济衰退中的建筑师应该从建筑原初处理解建筑,剥去表象,思考半拉子工程中的“爱尔兰性”。不仅如此,该协会还为建筑师提供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客户项目寻找合适的建筑师;评选杰出的建筑师和作品,发起建筑竞赛,举办巡回展览,邀请建筑师为公众提供“建筑游览”的讲解。 

  正是由于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协会成了政府、行业、产业及公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和家。以音乐、文学,孕育了爱尔兰文化的底色,注重文脉、尊重历史、铭记环境责任,加上叶芝、萧伯纳、王尔德、乔伊斯;有了建筑协会的纽带,建筑的“爱尔兰性”更多了艺术的灵气和温润,就如同爱尔兰温和的气候、大片的森林、如镜的湖波。 

  希拉·奥唐奈(Sheila O’Donnell),爱尔兰著名建筑师,她的作品将水彩画肌理与建筑形式相结合,成绩斐然,现在她是美国建筑师学会的名誉院士、2013年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的评委;正在建设的大埃及博物馆设计师是爱尔兰赫尼根·彭建筑设计公司,新博物馆的房顶上有多个锐角突起,和金字塔的塔尖遥相呼应。屋顶一侧的延长线正对着三大金字塔之一的胡夫金字塔的塔尖,而另一侧延长线则指向较小一点的卡菲金字塔;博物馆的正面采用半透明的建筑材料来装饰。“夜晚,开灯后它将熠熠发光”,该方案被称为“与金字塔遥相呼应,是金字塔的绝配。”正所谓,年轻设计师不仅在爱尔兰激活了“斑驳的美感”,还让世界露出笑颜。 

  (本文图片由《时代建筑》杂志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斑驳的美感”这样激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B03“斑驳的美感”这样激活 2013-11-09 2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