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一队3分惜败,老将王治郅最后0.5秒的那个神奇三分成为最大争议焦点。当时马布里刚投中一个高难度三分,在比赛还剩0.5秒时帮助北京队领先3分,暂停后王治郅三分线外接球转身投篮,皮球神奇地打板入筐,如果此球有效双方将进入加时。此后裁判用了10多分钟时间看录像回放,因为他们不能确定王治郅出手时是否超时——从录像回放看,比赛结束的红灯的确是在大郅出手后才亮起的,这次投篮应该算有效。但最终,裁判依然判罚此球无效,理由是现场计时器启动慢了,大郅在接球的一瞬间并没有及时走表,他完成转身动作之后才开始走表,裁判就此断定投篮超时。
八一队主场的记录台,这次显然出了洋相,而且是帮了倒忙。实际上,在马布里投完三分后,正常时间应该还剩下一秒多,但是由于计时员没能及时停表,最终只留给八一队0.5秒。八一队当时就向记录台提出异议,不过裁判并未回表纠正错误,这就为之后的争议埋下了伏笔。
如果不是记录台一开始失误,八一队应该还有一秒多时间,那么王治郅的三分球就不会有任何时间问题。而现在,因为记录台走表慢了,裁判宣布大郅投篮超时无效,倒霉的又是八一队。
这一场记录台闹剧,实际凸显的是CBA的不够职业,软硬件都有待提高。软件就是裁判和记录台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工作人员应该准确计时,不该在关键时刻出现可能影响胜负的失误;而裁判也该有纠正错误的能力和勇气,不该对错误视而不见以至于一错再错。硬件方面,CBA计时器风波不知出了多少回了,我们的球场硬件设施能不能靠谱一点儿? 本报记者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