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拉面
钟洁玲
  ◆ 钟洁玲

  兰州拉面是回族马保子创的,快一百年了。今天在兰州已经找不到马保子的直系店,徒子徒孙的店却很多。网上说,正宗牛肉拉面店,客人一进门,侍者就会奉上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这一碗胜过一百句招呼。

  这天,等我们找到一家名店,里面已经人山人海,四人坐的桌子挤成了8个人。“送汤说”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能找到一张空凳子是你的造化!吃一碗面得排两条队:第一条交钱;第二条取面。都一样漫长。如果不是千里迢迢而来,谁愿这么耗!

  正在这时,救星来了!二楼下来一位经理说:“二楼不用排队。”果然,跟人间炼狱一样的一楼比,二楼是天堂,设了雅座,且先吃后付账。价钱也升上了天堂:楼下7元/碗,楼上18元/碗。不同的是,楼下会把切成小块的酱牛肉及红油一块倾入汤里;楼上的汤面,跟着三小碟一块上:牛肉、大白菜、豆腐。酱牛肉不便宜,在街上的卤味店也要70元一斤。

  果然,汤清面软。

  兰州拉面之所以出名,一是面汤,二是面条。据说,兰州人吃面之前先喝一口汤,这一口就能分辨面汤是否足料。正宗面汤成本很高,要用牦牛肉或黄牛肉加上牛头骨和腿骨熬出来,再按比例兑入牛肝汤和鸡汤,肉味香浓,汤色清澈;面条既柔软又有韧性,伸拉不易断。诀窍何在?原来,里面掺了蓬灰。

  蓬灰相当于天然碱,它的原料是蓬蓬草,长在大西北干旱的戈壁荒漠上。从嘉峪关往敦煌的长途车上,导游忽然指着窗外说,看,那就是蓬蓬草。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蓬蓬草像一丛丛炸开的乱发,叶子细如豆,分枝硬如铁丝,远看只是一层绿茸裹在上面。深秋农人收完庄稼,就赶来烧制蓬灰。此时的蓬蓬草已经枯黄,农人会在蓬蓬草生长的地方安营扎寨,挖灶坑,垒灶台。女人们在灶台上煮面疙瘩,男人们把采来的蓬蓬草一把一把塞到灶堂里烧,烧到灶坑里的蓬灰满上来时,熄火,往热灰里倒水,哗哩哗啦一串白烟蹿起。第二天早晨,蓬灰结成块,“像炼化的玻璃,又似烧过的炉渣”,得用铁锨才撬得动它。 

  面店里的师傅都有一手拉面的绝活:先把揉好的面捋成长条,分成一截截面节,每截正好一碗。拿起一截,每拉一下就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抖动几下,面条便出落成形。因为有了蓬灰,面团可以抻拉出细如棉线的“一窝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城的书
再回上海
壹周清欢
无 题(328)
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
兰州拉面
云上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B05兰州拉面 2013-11-24 2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