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亏待了“调查”二字
邓伟志
  邓伟志

  有一天早晨从广播里听到有两个官员“被调查”,心里不是滋味。并非是同情那两位,至今我也没记住那两位姓甚名谁。我是认为对犯罪或违纪的人用“调查”二字,是玷污了调查。调查,是个闪光的词汇。有不少外国大学者的书上引用中国“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佳句。还有位外国总统在讲演中也引用中国“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至理名言。

  人人都是调查者,也应当是“被调查”者。接受市场调查,接受民意调查,咱当民的都有份。再说,社会学这门学问的一大特色就是调查。调查的历史从《伦敦调查》说起有500年历史,从中国夏禹时期的人口调查说起有4100年历史,从来都是褒义的。不是说词汇的褒贬不可改变,而是说:为什么把现成的“审查”一词搁在一边不用?“审查”不完全是贬,经得起审查也是好事,但“审查”多少含有贬的成分,用在犯罪或违纪嫌疑人的头上是合适的。

  其实,亏待“调查”的不完全是广播。广播也是根据平面、立体媒体读出来的。再看得透一点,也不能责怪媒体。亏待“调查”的还有一些调查者。如果对当今的调查略微做点调查的话,不难发现:他们的调查不过是换个办公室听汇报。这固然也勉强算得上调查,但这不是深入调查,而是“浅入”调查。更严重的是,有些长官下去调查时前呼后拥。年纪轻轻的拿不动太阳伞,叫秘书给他举起来。怕下面的水质不好,自己带水。水干净了,调查被弄得不洁了。调查的过程是拜群众为师的过程,是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吸取群众智慧的过程,绝不是摆谱去的。

  真要从调查中学到真知,要讲究调查动机、调查方法,更要讲究调查作风。调查作风是调查成果的决定性因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8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2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华夏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别亏待了“调查”二字
字如其人
桂花礼赞
黄叶丹枫
外滩的“希腊神庙”
我在序言里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别亏待了“调查”二字 2013-11-25 2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