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家没人管”酿悲剧已不是个案,今年暑期,上海乃至全国发生多起儿童坠楼、溺亡事件,悲剧发生时往往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最极端的案例是南京的两名幼童被饿死家中。
保护照顾孩子是父母的法定责任,但现实中总有一些父母因为各种原因置孩子的身心健康于不顾。随着城市住宅高楼和汽车越来越多,“没人管”的儿童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威胁。此时,用法律强化父母的责任,十分必要。
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允许一定年龄以下的孩子独处,否则父母就可能受到法律处罚,甚至被剥夺监护权。但这样的责任意识和法律共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在社会上形成孩子是社会独立个体而非父母附属、孩子的成长和安全并非父母私事的共识。
所以,孩子“有家没人管”或送福利院这样的法律,在强调法律强制力的同时,还需推动社会文化层面形成“孩子的安全不是私事”的共识,配合以劳动和分配制度的改进,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同时对极端案例动用法律手段,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雷蒙 全文刊新民网 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