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瓷器店是朋友推荐的。不起眼的门面,一推门就看到杯盘碗碟和包装盒直堆到天花板,半晌才有一个男人从墙根的角落里站起来招呼我。看中一个青花盘子,上面绘有花树、长尾雉和蜻蜓,问他有没有配套的杯子,回答曰曾经有过,不死心又问了一次,人家说:“没有就是没有,你就不必纠结了,因为——”我等着他说出什么带有哲理的话来,结果他淡淡地接下去:“因为连我都没有,一个也没有。”我听得大笑起来。嫌他推荐的花色太闹太花哨,他也不以为忤:“你不喜欢?我就当给你普及一下知识,你看这两个玫瑰花园的咖啡碟,仿品的颜色暗淡模糊,叶子只是一团绿,真品却连叶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个系列的早餐盘的花卉,来自英国一家植物园的珍稀花卉;那组马克杯是按照某博物馆的墙纸来设计的,图案陈旧发黄完全是忠于原物;一套白底浮雕玫瑰杯盘,拿在手中感觉分量不至于轻飘,凑近灯光却剔透无比……他说起自家东西那种洋洋自得的口气让人难忘,语调始终是平缓的,说到得意处,却有一道光在眼镜后面倏然闪过。最终买了两个纯白的高足饭碗,一个白底蓝花腰果图案的水杯,他不紧不慢地帮我包着,先是拧着眉,用略带责备的口吻说我太挑剔,随即又笑起来,说挑剔的人只要眼光好,这生意做起来还是高兴的。
这两天读过的一篇文章写的也是小店购物的趣事。作者逛旧书店时,猜中了老板手中的线装书是朝鲜本,老板的反应是“瞳孔骤然一缩,下意识要把手里的书藏起来,慢慢地表情才舒展,极感慨又极赞美”。这位起先看着十分冷淡的中年人,早早拉上卷帘门,把其他客人挡在门外,驱车带她去参观他的藏书楼,说那是连老婆都不知道的秘密基地,两人自此成了书友。
逛小店逛成奇遇,简直可以拿来当一篇小说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