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最早开辟跑马场的城市。曾被时人称之为“殖民主义权力的象征,上海市民百姓眼泪结晶”的跑马场,早在一个甲子前就已歇业。马年新春之际,重温这段在近代上海延续了整整百年的跑马场历史,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上海的昨天。
1850年前后,英国侨民霍格、吉勃等5人组织跑马总会,在现南京东路、河南中路交界,以每亩不足10两银子的价格“永租”土地81年,开辟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跑马场。这距上海开埠不到10年。当时跑马场跑道直径不到800米,骑手经常把马骑到外面的泥石路上,时人把这些路称作马路。这便是后人称城市街道为马路的缘由。这个跑马场1851年开始娱乐性赛马,前后共赛了7次。因地价飞涨,跑马总会于1854年将第一跑马场的土地高价卖出,又从浙江中路南京路两侧圈地170亩建造了第二个跑马场。第二跑马场仅使用到1861年前后又被高价出售。翌年,跑马总会在英国驻沪领事的支持下又圈占今上海人民公园、人民广场一带400多亩土地辟筑第三个跑马场,时人称“上海跑马厅”。跑马厅除跑道外,还建有欧式风格的跑马总会大楼、看台、钟楼和上海地区第一个游泳池,堪称远东第一。
跑马总会成员均为洋人,年满21岁的任何国籍外国人均可申请入会,只有华人除外。1863年至1919年,跑马厅每年春秋两季举行跑马博彩大赛,1920年后赛事增加。赛马之日,各领事衙门、银行商贾或半日或全日停止办公和营业,海关也于午时闭关,租界达马场之各路人满为患。1909年起,中国人被允许购票进跑马厅博彩,赌博的名目因此日益繁多。西人巧取豪夺,聚敛搜刮中国市民百姓的钱财,牟取惊人暴利。当时跑马厅年佣金收入1000万银元上下,而当地大银行的资本在200万银元以上的也是凤毛麟角。
“独赢”、“连位”、“摇彩”等众多的博彩名目和暗箱操作,使绝大多数赌马市民百姓血本无归。当时上海因赌马倾家荡产、跳黄浦、喝毒药的惨剧时有发生。一个名叫阎瑞生的职员因赌马输钱,便杀死一名富裕妓女,抢得金银首饰逃走,后被捕处死。这一事件被编成京戏、文明戏和各种地方戏、拍成故事片,成为赌马害人的血证。
1909年,江南富贾叶贻铨因忍受不了洋人的侮辱,决心在华界建造中国人自己的跑马场。他在今武川路、武东路处以高价从农民手中征得1200亩土地,仿照“上海跑马厅”的式样,建起了江湾跑马场,又称“万国体育会”。为使参加赛马游客有赏景休憩的场所,他又在马场东北面征地建造了一座以假山湖泊瀑布取胜的花园,即叶家花园。江湾跑马场1911年5月开业后,不但吸引了众多富商巨贾,就连一些原在“上海跑马厅”豪赌的外国人,也改换门庭来这里参赛。江湾跑马场每年交纳政府库税高达百万元,并认捐平民教育款项。1924年,上海一批帮会头目在今双阳路、长阳路一带建起了引翔乡跑马场,同泰钱庄的老板谭竹馨为第一任董事长,后由杜月笙接任。时人称该跑马场为上海第五跑马场。
赛马博彩也使得骑术学校、马房、马妆专卖店、马匹租赁、马厩等以马为主题的服务性行业盛极一时。当去骑术学校在外侨圈成为时尚后,有钱的华人男女便开始效仿这种贵族运动。到西郊骑马娱乐社交成为时尚,虹桥路上一度出现了浩浩荡荡的华洋杂处的骑马者队伍。
赛马也成为老上海报刊宣传的重要内容,当时上海最有影响的《申报》在创刊号上刊登的第一则新闻就是《驰马角胜》,第一篇文艺作品竟也是《观西人斗驰马歌》。
赛马这一怡情悦性的运动,在近代上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被扭曲了。跑马厅由开始的休闲娱乐逐渐演变为赌博销金的魔窟、歧视华人的场所、殖民主义权力的象征、帝国主义炫耀武力的地方。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收回了跑马厅。1951年9月,“上海跑马厅”改建成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跑马总会大楼改为上海图书馆。江湾跑马场建国后新建起了一批工厂学校,叶家花园由叶贻铨慷慨捐出,为上海市第一肺科医院。引翔乡跑马场盖起了幸福公寓,成为市民居住区。
老上海的跑马场,是近代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畸形发展的产物。这页历史虽然早已翻过,但它给上海这座城市所留下的荣辱沧桑我们不该忘却。